海洋立法 世界法治 郁金香开放
发布时间: | 2009-06-24 | 点击次数: | 0 |
案情回放:
海洋立法 世界法治 郁金香开放
“我们有权利说出自己的观点,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建议成为法律,”这是最近风靡法国的一个宣传片中,法国水手奥提西亚的台词。这部宣传片是法国政府为“全民参与海洋法”计划所做的推广宣传。这个计划从今年2月底开始启动,将持续到7月份。这项计划的目的,是让全民都参与到海洋法立法中来,而不是仅为专业人士所垄断。
法国海洋立法流程
2月27日
“全民参与海洋法”计划启动
4月-6月
4个专业小组进行讨论并提交报告,相关公民也可参与
6月9日-6月24日
政府开设网站和论坛,民众可自由发表意见,政府相关部门每日关注
6月底-7月
召开专家与民众参加的圆桌会议,敲定最终条款并择日提交国会
专业立法讨论农民也参加
2月27日,法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部长让-路易·博洛正式宣布,该国“全民参与海洋法”项目正式启动。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个项目分为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固定的专业讨论,来自法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海洋领域从业人员和保护环境协会的专业人士共同组成4个工作组,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讨论,并提交四份报告,为今后的法国国家海洋战略制定总体框架和规划,目前,这一层次的讨论已经结束。
赫尔维·勒斯塔是参加上述层次讨论的环保专家,他对本报记者介绍说,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自己所在的工作组举行了四次碰面,每次会谈都卓有成效。勒斯塔是法国自然环境部旗下一个组织———“鲜活布列塔尼”的负责人。他介绍说,他们讨论的主题是“海洋与陆地的协调发展”。
“工作组内的人身份多种多样,有政府官员、渔民、农民、港口工作人员、环保人士等。由于时间有限,每次会谈我们都得抢着发言……”勒斯塔说,工作组共提交了多达600项建议。尽管在不少问题上大家存在分歧,如港口应该怎么利用、农业排放如何减少等,但最终达成了妥协,提交报告。
“立法论坛”民众可自由发言
从6月9日起,4个工作组提交的报告都被上传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网站上,供民众下载查看。这时,“全民参与海洋法”项目进入第二个环节,即全民参与讨论环节,这一环节从6月9日持续到24日。
为了鼓励民众对新海洋法发表意见,法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特别开设了一个论坛———“说出你的意见”。
对法国的海洋问题感兴趣的民众只需简单注册,就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此外,民众还可以在线发起、参加辩论,投票,也可以提出对4个工作报告的意见和看法。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部长博洛表示,全国大讨论将涵盖与海洋有关的方方面面,比如治理污染、渔业管理、海上交通以及海洋动植物的保护等。
环境部长每天开会“听民意”
巴黎三大环境专业的学生弗朗西诺·鲁多夫是全民讨论的热衷者之一。从6月9日注册以来,他已经在论坛里提出了28条新建议,回复了78次,并参加了14次投票,被定义为“活跃”用户。其中一条建议,“还瓜德罗普岛干净的海滩”收到了30多条回复,这让他甚为得意,“我觉得在论坛能学到的东西不比在课堂少,希望我的这条建议能被选进新的环境法里。”
法国政府则对这一论坛十分重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的新闻官穆西亚·杜比瓦·维兹瓦对本报记者表示,“博洛部长每天下午都会召集工作人员召开一个工作组会议,汇总论坛上的新论点,并统计每条建议的投票率高低。”
除通过论坛建言献策外,法国全国还有18个城市将召开专题讨论会,讨论会对公众开放,这也是收集公众意见的另一大渠道。勒斯塔对记者介绍,他所在的城市将于22日召开讨论会。勒斯塔说,按计划,22日上午,专家组将通过ppt等形式进行讲解,下午,专家组将专门听取民众的意见,并汇总统一上交到环境部,作为最终立法参考意见。
“每一项法条都应通俗易懂”
从6月底到7月份,政府将对各方提交上来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并召开“圆桌会议”对最终的条款进行专业的汇总和提炼。
7月初,政府将邀请专家组和民众来参加“圆桌会议”,对最终条款进行大讨论。“圆桌会议确定条款应该有以下两个特性:1、有效性;2、可读性。我们不希望法律条款枯燥乏味,所以,这些条款应该能让每一个法国人理解,”维兹瓦表示。
■ 意义
“全民讨论是一种民主形式”
法官员称,该形式有助于实现信息透明
“全民讨论是一种民主形式,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有关海洋、环保的信息和评估在民众面前实现透明传播,也让国民通过参与,对环保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对全民讨论立法的意义,法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的新闻官维兹瓦如此表示。
早在2007年,法国政府就成功地进行过类似环境立法的尝试。当时,法国政府制定了“全民参与环境法”项目,项目开始通过“圆桌会议”的形式,将来自五大背景———国家、地方政府、非政府环境组织、环保领域的雇员和普通民众请到一起,共同制定出整个路线图。
维兹瓦介绍说,全民讨论的形式在法国非常受欢迎。索菲斯调查中心2008年10月份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8%的法国人不仅希望参与到全球性议题的讨论中,更希望关注自己身边的议题,以此获得作为公民的参与感。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颜颖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