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 2009-05-08 | 点击次数: | 0 |
大学女生刘伟 不忍阅读你的死亡日记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杨继斌 发自河北石家庄
2009-03-18 22:54:26 来源:南方周末
■编者按:大学生就业的寒冬里,本报编发此组专题报道,《超级毕业生》和《女毕业生的死亡日记》两文的主人公有着相近的家庭背景,均就读于非重点的高校,可算是绝大 部分大学毕业生的代表。在对就业前景的共同焦虑中,他们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亦换来一喜一悲的迥异结局。除却当事人个人因素使然,也应深思的是,我们的学校乃至社会是否可以倾注更多。
家庭的重负,生活的困窘,性格的内向,青春期的烦恼,都持续困扰着这位农村女孩,而就业压力成为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刘伟留下的十万字日记
挣扎于内疚、自责中两年半后,喜欢唱“big big world”的女大学毕业生刘伟,在1月23日下午3点多,自溺于一个倾倒垃圾的狭小水池。
在留下的十余万字的日记里,命运给她设定了一道诡异的选择题:或者凭全家之力并举债去读大学,她有可能跳出农门改变自己命运,代价是,她必须在毕业后背负经济和道义上的双重债务;或者嫁人,生子,当一个农妇。她因为惧怕后者而选择了前者。
种种迹象显示,正是此选择背后的重负,让这个内向、不善言辞的农家女孩一直处于焦虑之中,而毕业前夕的就业压力,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刘伟脆弱的个体生命背后,是大学生就业困境下,农村孩子所面临的越来越坚硬的“农门”。
女儿最后的电话
最后一次听到女儿的声音,是在1月14日,自己的母亲出殡的那天。天刚擦黑,家里的电话响了,是女儿,说她在石家庄。王淑贤有些生气,你姥姥死了,你还不回来。
刘伟愣了一下,在电话里呜咽着说,我明天就回来。母女俩没说几句话,电话就挂断了。王淑贤生气是因为前天晚上8点,刘伟给家里打过一个电话,说自己 在威县县城一个同学家。从威县县城到刘伟家所在的固献乡刘河北村,大约30里路。父亲刘尚云说,我到县城接你。刘伟说不用了。父亲又说,你姥姥病得挺厉 害,你明天赶紧回来。刘伟当时答应了。
刘伟的姥姥实际上已于当天下午去世。因为担心女儿受不了刺激,刘尚云撒了谎。
姥姥是刘伟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每次从石家庄学校回来,她就愿呆在姥姥身边。“姥姥家和我们家完全是两个世界。”刘伟在日记里说。2007年1月19日晚,她因为梦到姥姥去世,哭醒了过来。
但1月13日这天,刘伟并没有回家探望姥姥。“花了这么多钱读书,却找不到工作,对不起家里人,没有脸见姥姥。”女儿死后,刘尚云猜测女儿彼时的心思。
1月15日,尽管前有母亲严词训斥,刘伟仍然没有回家。其实从石家庄坐大巴回威县,只需要3个小时。
王淑贤开始不安。1月21日夜里,她梦到母亲抱着自己的女儿玩耍。第二天,她便让丈夫到石家庄学院找女儿。学校说,1月9日就放假了,没人了。
现在所能追溯到的刘伟最后的确切行踪截止到1月11日。9日放假后,刘伟跟着同宿舍好友林娜(化名)到邢唐县林家玩。11日中午,林娜送别刘伟。此后刘伟的行踪已成谜团。“因为家里的电话没有来电显示,所以她两次是在哪里给家里打电话,我们都不能确定。”刘尚云说。
插播的“寻尸启事”
女儿再度失踪让刘尚云一家在不安中度过了2009年春节。不安是因为2008年12月份,女儿曾经在学校失踪过。“12月下旬,一连几天刘伟都没有 在宿舍出现,我们都很担心。后来一天晚上,我们在漆黑的教室里找到了她。”刘伟的室友兰琳(化名)说。朋友们担心刘伟情绪抑郁,通知了家长,并当面交代了 刘伟因为担心工作而情绪异常。
2009年元旦,刘伟最后一次回到她简陋的家里:三间平房,一个院子,地面是水泥的,墙壁上贴着几张几年前的报纸。除了一台老式的电视机外,没有任何电器。
这一次刘伟在家呆了4天,王淑贤发现女儿什么话都不说。刘尚云试图安慰女儿:“找工作别着急,实在找不到,我找亲戚想办法。”
但刘伟还是什么话都不说。4天之后,女儿返校了。王淑贤努力回忆着女儿最后一次离家时穿的衣服,她嚎啕大哭,却什么也想不起来。
去石家庄、邢台等地寻找女儿未果之后,王淑贤夫妇一次次拨打女儿已经停机了三个月的手机,等待奇迹。这个淡蓝色的诺基亚手机是刘伟拿自己的奖学金购买的惟一奢侈品。但因为缴不起费用,常年处于休眠状态。
刘尚云所能承受的、给女儿在校的生活费,是一个月两百元。3月15日,记者从石家庄学院食堂了解到,最简单的一顿晚餐(一碗粥,两个包子,一份素菜)要3元钱。而刘伟的同学说,他们班同学大部分人的生活费,是在每月400元左右。
刘伟在日记里多次提到过自己的困窘。但每一次提及,都是乐观的:“我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我不应当拒绝贫困,相反应当感谢它,它让我由一个懦弱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勇敢的女生。”
噩耗于2月16日晚降临。刘尚云接到县城一个亲戚的电话,让他赶紧把电视调到威县电视台,注意插播的“寻尸启事”。看到了,是女儿的脸。“寻尸启事”说,尸体是1月23日在威县县城汽车站旁李庄的一个水坑发现的。
从长途汽车站出来,左拐五十多米,再右拐进入一个胡同,往前500米左右就是刘伟选中的死地。沿途的商户当天没有人看到一个上身着黄色羽绒服,下身穿蓝色牛仔裤的女孩子经过。韩丰宝的诊所就在臭水坑旁边,事发时,他在诊所里休息,却听到臭水坑边有狗狂吠不止,出来后,看到一个女孩在乌黑的水面上呼 叫。
周围的人都从家里涌了过来。韩丰宝伸了一根竹竿上去,刚开始,刘伟还有意识,伸手去够竹竿。但她很快失去知觉,停止了挣扎。等到韩丰宝他们七手八脚地拉上来,刘伟已经死了。“水温太低了。”韩丰宝说。
抑郁中的大学三年
1月9日刘伟从学校出发时,除了身上的690元现金,没有带任何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威县警方才不得已求助电视台播出“寻尸启事”。
2月17日,刘尚云夫妇见到女儿的遗体。刘尚云突然想起来,1月23日下午3点左右,自己刚好从邢台找女儿回来路过车站。但父亲和女儿的生和死错过了。
在刘伟的日记里,她和父亲的关系并不是特别亲密:“父亲喜欢赌博,每次输了,就对我和弟弟板着脸,我很少和父亲说话。”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散见于刘伟大学期间两本日记的多处。“我们出生在农村并不可悲,可悲的是我们一辈子也走不出农村,通过学习,我完全可以摆脱农村,成为一个城里人,感谢父母给了我学习的机会。”
刘伟每年的学费是1万元,加上每个月生活费200元。刘尚云家里的收入完全依赖7亩棉花地。但这7亩棉田数十年的积蓄并不足以支付刘伟的学费。学费都是从亲戚那里借的。
在决定供女儿上大学之前,刘尚云已经知道工作很不好找。“不读书还有什么出路呢?”刘尚云说,他决定赌一把。为了供女儿上学,刘家的付出是悲壮的。“因为我上大学,家里只好让弟弟辍学。我欠弟弟很多,以后再偿还给他。”2007年11月12日,刘伟在日记里写道。
这种负疚感从刘伟一入学便一直伴随着她。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在学校食堂卖过饭,擦过桌子,曾在校园里拾废纸,打扫卫生。
“认识刘伟的人都知道她性格太内向,总像是怀着种种心事。”和刘伟同届的校友赵强(化名)说。
在刘伟的日记里,抑郁倾向最早出现于2007年上半年,绝大部分是对于就业的担忧。但进入大二之后,她开始有意识地自我调节。她竞选班委并且成功当选学习委员,2007年10月份,她甚至得到了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整个大二,刘伟好像变了一个人。”兰琳回忆道。
但随着大三后毕业的临近,就业再次横亘在刘伟的日记里:“昨天是第一次去参加一个小型的招聘会,尽管来招聘的不少,但大学生更多,每个桌子前都被围 得水泄不通,好不容易挤进去了,一看都是招聘业务员、促销一类的,没有适合自己的,想找一份满意的真不容易!转来转去,也没有签下几个,与想象中的差远了,这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现实总是那么残酷,让人无奈!”
一个和刘伟一起参加过招聘会的同学目击过刘伟的一次失败应聘:她很内向,不善言辞。
死亡的字眼第一次出现在刘伟的日记里,是在2008年5月8日。“总是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本来年少的我如到暮年,甚至想到了死亡。”
到8月份,刘伟的同学开始注意到她情绪的异常,计算机应用专业06-3班的班长开始对刘伟进行心理辅导。但刘伟自己觉得这样的心理辅导无甚作用。“整天担心找不到工作,大一就担心,如今到了大三还在忧愁,大学三年就在这种忧郁中度过。”
“为什么这么难”
据兰琳介绍,自从进入大三之后,刘伟并没有参加过几次正式的招聘会。“因为经济危机,来招聘应届生的企业也减少了。”刘伟在日记里说。
一直关注刘伟案例的河北格荣斯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咨询师方舟认为,很难说刘伟的自杀完全是因为就业,从时间上看,毕竟还有半年的时间才面临毕业。“因 为就业压力导致的抑郁症,往往出现在每年的六七月份。”“但就刘伟的日记来分析,她是因为对于自己家庭的负疚感和自责感导致了抑郁,而就业的压力加重了抑郁。”方舟说。
2月25日,刘尚云包了一辆车,将女儿从太平间拉回村子里,在白茫茫的雪地里依风俗给女儿换上红色的棉衣棉裤。“如果我不上大学,我肯定很快就嫁人。我不希望这样的生活。”刘伟在日记中说。但2月25日,是刘伟嫁人的日子。冥婚,男方是临西县一个车祸死亡的未婚男子。
上大学,曾是刘伟试图改变自己命运的一种努力。而供女儿上大学,也许是喜欢赌博的刘尚云这一辈子最大的一笔赌博。女儿毕业找到好工作,他的投资会获得收益;女儿毕业找不到工作,他的投资亏损。而现在,女儿死了,他的投资血本无归。——石家庄学院只愿意退还半年的学费。
石家庄学院徐英杰书记以不能断定刘伟是自杀还是到水沟玩耍意外身亡为由,拒绝谈论此事。“十多年前,大学毕业生作为人才被国家统一分配,不管城市孩 子还是农村孩子,都可以成为国家干部,这和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一样,高等教育起到了作为阶层流动通道的作用。”刘伟的同届校友赵强说,“而现在大学扩招, 几百万学生找不到工作,农村孩子很难再像以前那样通过读书,找份工作来改变命运了。”社会阶层流动通道已被严重挤压,赵强索性选择从大一开始就自主创业。
就业的寒冬中,石家庄学院这样的学校似乎并没有太多良策,只能给每一个毕业班开着就业指导课,但近三分之一的教程用来鼓励自力更生的创业,灌输“没必要把找工作当成自己的唯一出路”的观念。
2006年9月份刚进校的时候,刘伟的日记充满着对于能上大学的庆幸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但到2008年8月份,以前的念想已经彻底消失了。“爱面 子、虚荣足足可以摧毁一个人,而我就是这样一个失败的人,直到今天我才发现原来自己的选择是这么的错误,明知道家里穷得叮当响,只要不欠外债就OK了,自 己不去打工挣钱,还偏偏选择了上大学。”
2008年10月18日或者稍晚一些,刘伟写下了她这一生的最后一篇日记,就6个字:“为什么这么难。”蓝色的圆珠笔不出水了,“这么难”三个字只能看到淡淡的笔痕。
3月5日,刘尚云把女儿的遗物从石家庄学院的宿舍里,带回了威县。女儿留下的手机,他交给了儿子使用。那个蓝色诺基亚手机里,刘伟和这个世界的所有联系,都已经被弟弟删除了。
刘伟留下的十万字日记
家庭的重负,生活的困窘,性格的内向、青春期的烦恼,都持续困扰着这位农村女孩,而就业压力成为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挣扎于内疚、自责中两年半后,喜欢唱“bigbigworld”的女大学毕业生刘伟,在2009年1月23日下午3点多,自溺于一个倾倒垃圾的狭小水池。
迷一样的刘伟
乐观
“我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我不应当拒绝贫困,相反应当感谢它,它让我由一个懦弱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勇敢的女生。”
感恩
“因为我上大学,家里只好让弟弟辍学。我欠弟弟很多,以后再偿还给他。”
无奈
2008年10月18日或者稍晚一些,刘伟写下最后一篇日记:“为什么这么难”。
被“嫁”
“如果我不上大学,我肯定很快就嫁人。我不希望这样生活。”刘伟在日记中说。2009年2月25日,是刘伟嫁人的日子。冥婚,男方是临西县一个车祸死亡的未婚男子。
女儿最后的电话
王淑贤最后一次听到女儿的声音,是在2009年1月14日,自己的母亲出殡的那天。天刚擦黑,家里的电话响了,是女儿,说她在石家庄。王淑贤有些生气,你姥姥死了,你还不回来。
刘伟愣了一下,在电话里呜咽着说,我明天就回来。母女俩没说几句话,电话就挂断了。
王淑贤生气是因为前天晚上8点,刘伟给家里打过一个电话,说自己在威县县城一个同学家。从威县县城到刘伟家所在的固献乡刘河北村,大约30里路。
父亲刘尚云说,我到县城接你。刘伟说不用了。父亲又说,你姥姥病得挺厉害,你明天赶紧回来。刘伟当时答应了。
刘伟的姥姥实际上已于当天下午去世。因为担心女儿受不了刺激,刘尚云撒了谎。姥姥是刘伟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每次从石家庄的学校回来,她就愿呆在姥姥身边。
“姥姥家和我们家完全是两个世界。”刘伟在日记里说,2007年1月19日晚,她因为梦到姥姥去世,哭得醒了过来。
但1月13日这天,刘伟并没有回家探望姥姥。“花了这么多钱读书,却找不到工作,对不起家里人,没有脸见姥姥。”女儿死后,刘尚云猜测女儿彼时的心思。
1月15日,尽管此前有母亲严词训斥,但刘伟仍然没有回家。其实从石家庄坐大巴回威县,只需要3个小时。王淑贤开始不安。
1月21日夜里,王淑贤梦到母亲抱着自己的女儿玩耍。第二天,她便让丈夫到石家庄学院找女儿。学校说,1月9日就放假了,没人了。
现在所能追溯到的刘伟最后的确切行踪截止到2009年1月11日。9日放假后,刘伟跟着同宿舍好友林娜(化名)到邢唐县林家玩。
11日中午,林娜送别刘伟。此后刘伟的行踪成谜团。“因为家里的电话没有来电显示,所以她两次是在哪里给家里打电话,我们都不能确定。”刘尚云说。
父亲与女儿生死错过
1月9日刘伟从学校出发时,除了身上的690元现金,没有带任何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威县警方不得已求助电视台播出“寻尸启事”。
2月17日,刘尚云夫妇见到女儿的遗体。刘尚云突然想起来,1月23日下午3点左右,自己刚好从邢台找女儿回来路过车站。但父亲和女儿的生或死错过了。
在刘伟的日记里,她和父亲的关系并不是特别亲密:“父亲喜欢赌博,每次输了,就对我和弟弟板着脸,我很少和父亲说话。”
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散见于刘伟大学期间两本日记的多处。
抑郁中的大学三年
刘伟每年的学费是1万元,加上每个月生活费200元。刘尚云家里的收入完全依赖7亩棉花地。但这7亩棉田数十年的积蓄并不足以支付刘伟的学费,学费都是从亲戚那里借的。
“因为我上大学,家里只好让弟弟辍学。我欠弟弟很多,以后再偿还给他。”2007年11月12日,刘伟在日记里写道。这种负疚感从刘伟一上大学便一直伴随着她。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在学校食堂卖过饭,擦过桌子,曾在校园里拾废纸,打扫卫生。
在刘伟的日记里,抑郁倾向最早出现于2007年上半年,绝大部分是她对于就业的担忧。但进入大二之后,她开始有意识地自我调节。2007年10月份,她甚至得到了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整个大二,刘伟好像变了一个人。”兰琳回忆道。
但随着大三后毕业的临近,就业再次横亘在刘伟的日记里:“昨天是第一次去参加一个小型的招聘会,尽管来招聘的不少,但大学生更多,每个桌子前 都被围得水泄不通,一看都是招聘业务员、促销员一类的!转来转去,也没有签下几个,这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现实总是那么残酷,让人无奈!”一个和刘伟一 起参加过招聘会的同学目击过刘伟的一次失败应聘:她很内向,不善言辞。
死亡的字眼第一次出现在刘伟的日记里,是在2008年5月8日。“总是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本来年少的我如到暮年,甚至想到了死亡。”
到2008年8月份,刘伟的同学开始注意到她情绪的异常,计算机应用专业06-3班的班长开始对刘伟进行心理辅导。但刘伟自己觉得这样的心理辅导无甚作用。“整天担心找不到工作,大一就担心,如今到了大三还在忧愁,大学三年就在这种忧郁中度过。”
据兰琳介绍,自从进入大三之后,刘伟并没有参加过几次正式的招聘会。“因为经济危机,来招聘应届生的企业也减少了。”刘伟在日记里说。
拮据
每月生活费仅200元
女儿再度失踪让刘尚云一家在不安中度过了2009年春节。不安是因为2008年12月份,女儿曾经在学校失踪过。
“2008年12月下旬,一连几天刘伟都没有在宿舍出现,我们都很担心。后来一天晚上,我们在漆黑的教室里找到了她。”刘伟的室友兰琳(化名)说。
朋友们担心刘伟情绪抑郁,通知了家长,并当面交代了刘伟因为担心工作而情绪异常。
2009年元旦,刘伟最后一次回到她简陋的家里:三间平房,一个院子,地面是水泥的,墙壁上贴着几张几年前的报纸。除了一台老式的电视机外,没有任何电器。
这一次刘伟在家呆了4天,王淑贤发现女儿什么话都不说。刘尚云试图安慰女儿:“找工作别着急,实在找不到,我找亲戚想办法。”
但刘伟还是什么话都不说。4天之后,女儿返校了。王淑贤努力回忆着女儿最后一次离家时穿的衣服,她嚎啕大哭,却什么也想不起来。
去石家庄、邢台等地寻找女儿未果之后,王淑贤夫妇一次次拨打女儿已经停机了三个月的手机,等待奇迹。
这个淡蓝色的诺基亚手机是刘伟拿自己的奖学金购买的惟一奢侈品。但因为缴不起费用,常年处于休眠状态。
刘尚云所能承受的、给女儿在校的生活费,是一个月两百元。
2009年3月15日,记者从石家庄学院食堂了解到,最简单的一顿晚餐(一碗粥,两个包子,一份素菜)要3元钱。
而刘伟的同学说,他们班同学大部分人的生活费,是在每月400元左右。
意外
插播的“寻尸启事”
噩耗于2月16日晚降临。刘尚云接到县城一个亲戚的电话,让他赶紧把电视调到威县电视台,注意插播的“寻尸启事”。
看到了,是女儿的脸。“寻尸启事”说,尸体是1月23日在威县县城汽车站旁李庄的一个水坑发现的。
从长途汽车站出来,左拐五十多米,再右拐进入一个胡同,往前500米左右就是刘伟选中的死地。
沿途的商户当中没有人看到一个上身着黄色羽绒服,下身穿蓝色牛仔裤的女孩子经过。
韩丰宝的诊所就在臭水坑旁边,事发时,他在诊所里休息,却听到臭水坑边有狗狂吠不止,出来后,看到一个女孩在乌黑的水面上呼叫。
周围的人都从家里涌了过来。韩丰宝伸了一根竹竿过去,刚开始,刘伟还有意识,伸手去够竹竿。
但她很快失去知觉,停止了挣扎。等到韩丰宝他们七手八脚地拉上来,刘伟已经死了。“水温太低了。”韩丰宝说。
事后处理
她还是被“嫁”了
2月25日,刘尚云包了一辆车,将女儿从太平间拉回村子里,在白茫茫的雪地里依风俗给女儿换上红色的棉衣棉裤。“如果我不上大学,我肯定很快就嫁人。我不希望这样的生活。”刘伟在日记中说。但2月25日,是刘伟嫁人的日子。冥婚,男方是临西县一个车祸死亡的未婚男子。
上大学,曾是刘伟试图改变自己命运的一种努力。而供女儿上大学,也许是喜欢赌博的刘尚云这一辈子最大的一笔赌博。
女儿毕业找到好工作,他的投资会获得收益;女儿毕业找不到工作,他的投资亏损。而现在,女儿死了,他的投资血本无归。
石家庄学院
鼓励自力更生的创业
石家庄学院只愿意退还半年的学费。石家庄学院徐英杰书记以不能断定刘伟是自杀还是到水沟玩耍意外身亡为由,拒绝谈论此事。
就业的寒冬中,石家庄学院这样的学校似乎并没有太多良策,只能给每一个毕业班开着就业指导课,但近三分之一的教程用来鼓励自力更生的创业,灌输“没必要把找工作当成自己的唯一出路”的观念。
专业人士说法
一直关注刘伟案例的河北格荣斯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咨询师方舟认为,很难说刘伟的自杀完全是因为就业,毕竟还有半年的时间才面临毕业。“但就刘伟的日记来分析,她是因为对于自己家庭的负疚感和自责感导致了抑郁,而就业的压力加重了抑郁。”方舟说。(据《南方周末》)
一位网友读《女毕业生的死亡日记》有感
Posted by 卿本佳人 on March 20th, 2009 4 条评论 打印本文
现在大学生真挺难挨的,所谓的“天之骄子”不过是冠冕堂皇的称号,好不容易读了一二十年书,找工作恐怕连普通的工人都不如,金融危机更是加剧了这一点。南方周末刊登的《女毕业生的死亡日记》或许就是一个比较极端但却击中社会要害的案例:我们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
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中有段话被后世大量引用: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一百多年过去,梁先生关于国智、国富、国强、国独立的梦想已经实现,然而我们的少年、青年怎么了?
腾讯网曾出过一期专题叫《越有梦想越痛苦的农村青年》,文中的主人公罗炼,是一个没上过大学,喜欢读书,有着文学梦想的农村青年。在工厂做工的他和现实格格不入,在留下一张写有:“终生役役而不见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所向……!”的纸条后失踪,至今杳无音讯。
无独有偶,本期的南方周末上刊登了一篇《女毕业生的死亡日记》。农村女大学生刘伟,因找工作屡屡受挫,于毕业前几个月,2009年1月23日,溺死于水池。
在她死后留下的十万字日记中,纪录了她对前途担忧。和因找不到工作而引发的自责:为供她读书,弟弟辍学,家里背负了数万元的债务。“总是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本来年少的我如到暮年,甚至想到了死亡。”在2008年5月8日的日记里,刘伟这样写到。
刘伟和罗炼,两个人身上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年龄相仿,出生农村,家境贫穷。自尊而敏感。对亲人充满愧疚。对前途充满憧憬却又感到绝望。想改变命运却无从下手。太多相似的命运让两个人做出了相似的选择。两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在茫茫人海。
罗炼的失踪,网上有大量的报道和评论。许多人更倾向于:这是时代的悲哀。也是国家的悲哀。上升通道的关闭,让无数有梦想有才华的青年得不到应展示才华的机遇。梦想和现实的强烈反差,引发对自身的怀疑和否定,最后,逃避、隐匿、死亡似乎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
与网上一片悲哀论调不同的是,南方周末在同期刊登了另外一则新闻《超级毕业生》,讲述了某职业学院学生在淘宝网上开店的故事。文中的超级毕业生杨某,月收入4万。这对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相似的年纪,相似的环境,杨某和刘伟,罗炼的命运又是多么的截然不同。杨某和他的同学们选择马云做为自己的偶像,而刘伟还在为找不到工作而忧心忡忡,最后选择了自杀。
我们无权评说罗炼和刘伟的脆弱与软弱。因为,在遭受挫折和失败时,我们或许也曾有过这样的念头。发出过这样的感叹。感叹命运不公,感叹世事不济,感叹社会不给机会,感叹物价上涨,生活愈发艰辛……在这些感叹中,我们愈发自卑和脆弱。
每个人的理想都不一样,每个人的选择也不尽相同。罗炼的理想或许是做一个作家,杨某的理想或许是赚更多的钱,做更大的生意;刘伟的理想或许仅仅是找一份好 工作,努力挣钱还债……但我想,有尊严的活着,却是每个人的生活理想。无论有没有读过大学,无论80后90后,无论青年与中年。但问题是:我们,要怎样, 才能活得有尊严?或者,在我们眼里,怎样活着才叫有尊严??
我想起已故作家路遥小说里的两个人物。《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和《人生》中的高加林。两个出身农村不满于现状的青年。两段不断与命运抗争的人生。所不同 的是,孙少平一步步,怀着近乎圣人的道德品质前进;高加林,则为了实现自己“城里人”的理想不择手段,最后被现实无情的打回原形。其实,高加林的所作所 为,在现在看过并无多大过错:和已经没有共同语言的农村女刘巧珍分手,选择和自己相配的县城女子黄亚萍。为了得到一份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走了个小小的后门。
孙少平和高加林对尊严的理解不同。孙少平把在生活的磨难下不低头,不放弃梦想当做尊严,高加林把做城里人当做尊严。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选择孙少平式的尊严还是高加林式的尊严?我们文中的主人公,失踪的罗炼,自杀的刘某,超级毕业生王某。他们心中的尊严又是那一种尊严?
我有个同学。大学毕业后,因找不到工作,沉溺于网游一两年。后来发展到在网吧里一呆就是半个月,神情恍惚,思维混乱。连说话都说不清楚。当他开始戒掉网瘾 找工作时,又因为没有毕业证,没有身份证,所学专业不好,而屡次碰壁。直到现在,他仍然呆在家里,靠父母每天给的十块钱过日子。偶尔聚在一起,喝点酒过 后,便滔滔不绝倾诉他是如何的看好网游这个行业,他准备怎么怎么干,他的目标是……
只是到最后,问题总要落在“只是”上面,只是他连一台电脑都没有,还搞什么网游!只是他父母十分不理解他!只是他连身份证都没有,去网吧当网管都没人要!只是……,说到这里,他变郁郁寡欢,两眼无神,旋即恢复了那副萎靡不振,吞吞吐吐,无精打采的样子。
我相信他所说的一切。网游可以很赚钱,把网游当做职业来做也未尝不可;他遇到的困难都很现实,没有电脑,没有身份证,每天只有十块钱,连网也上不起……我 甚至佩服他对网游的执着和痴迷,正如看到文学青年孜孜不倦的想成为一个作家,他时刻梦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网游策划师。但是,现在怎么办?最终怎么办?谁也不知道,
他还有个弟弟,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先是去学电脑,然后去广州学足底按摩,干了段时间,又回成都当服务员,去年进了家快递公司当快递员。每晚直到十点多才 回来。他们的父母,两个靠在工地上打工的老人,经常拿两兄弟做比较,对我们说:要是大的有小的一半这么勤奋就好了,那怕他一分钱不挣,只要看见他在做事, 而不是像现在,每天躺在床上睡觉,我们做父母的也高兴。
他弟弟对我们说:我哥和我不一样,他是大学毕业,他有自己的理想,不像我,只要有钱挣,什么都肯干。他也觉得让哥哥去当服务员,快递员,是委屈了他。是埋没了哥哥的才华。
作为同学,朋友,作为同龄人,我无话可说。我甚至不知道他们所谓梦想的含义。不知道何谓“有梦想”何谓“没有梦想”,不知道该“有梦想”还是该“没 有梦想 ”,不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只知道,当弟弟把挣来的钱交给他父母时,做父母的一定很欣慰;只知道当我有一次在成都的某个大街上,看见弟弟踩着自 行车飞奔时,那种亲切,欣慰,喜欢,远大于听见他哥哥醉酒后一次次重复自己的梦想。
今天,我们不讨论,是社会制度还是个人的性格缺陷,造成了罗炼的失踪和刘的死。我们不讨论,是社会亏欠我们,还是我们亏欠家人。不讨论价值观和人生观。不 讨论理想和现实。惟愿那些失踪的朋友,有天会重返家园,无论衣锦还乡还是风尘仆仆;惟愿我们的学弟学妹们,终究找到一份工作,无论月薪过万还是仅仅能满足 生活;惟愿我们,都好好活着,无论有梦想还是没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