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国家形象 来源于古老的传说
来源:南方周末 2009-06-25 15:23:08 作者:张哲 实习生 徐臻 蒋文洁
■编者按:以“严谨”闻名的德国,这次采用了看似游戏的轻松的方式,推广自己的国家形象。
中国同样面临着向全球推广自身的任务,而除了展现中国古老文化、悠久历史之外,德国的一些操作思路,或许也值得我们借鉴。
尽管优质工业品常被看作德国最好的“国家名片”,然而在6月12日的一场名叫“德中同行”活动中,所有参展企业被要求“不许展示产品”。
“一个德国的广场”被带到沈阳,市民们一边喝德国啤酒,一边做化学实验,一边玩迷你高尔夫。
“我们想要告诉中国朋友,我们也会玩儿。”该活动总监阿克曼说,“我们要展现一个有活力的德国。”
“小小化学家”与“二人转”
“德中同行”官方赞助商、化工行业的巴斯夫公司,在自己的展亭里布置了一间实验室,取名“小小化学家”。
实验室里,一群小朋友戴着防护眼镜,系着围裙,面带从事科学工作的庄重和严肃,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制作发胶。
孩子们12人一组,在半小时中,参与“超强吸水剂”、“废纸再生”和“自制发胶”等6个化学实验。指导老师们是来自沈阳药科大学的学生志愿者。孩子们做完实验还可以领到一个小玩具作为礼物。他们很开心地告诉本报记者,原来觉得化学就是污染,现在知道它不但可以无害,还很有趣。
11岁的李沐霖是四年级的学生,他说,现在觉得德国技术很先进。至于巴斯夫这个企业,他说,“以前从来没听说过”,但现在记住了。12岁的黄蕾也说,现在觉得德国人“有礼貌”、“素养高”。
类似的活动并不少。西门子展亭内,小朋友可以参与跟电子电路有关的物理小实验;安联保险以城市老龄化为主题的展示中,观众可以在展亭内挥杆,玩一玩迷你高尔夫;与辽宁有着友好省州关系的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展亭门前,观众可以抚弄德国管风琴,还可以跟穿着民族服装的巴州姑娘合影。
沈阳工业大学建筑系大三的学生张兵特地赶来参加一场城市规划设计比赛。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参赛受益良多,“比如那些用竹材搭建的展亭,材料环保,容易拆卸再利用,而且结构设计也相当好”。
看了展览,张兵觉得德国这个国家考虑问题“很前沿”。
“我坐出租车的时候,司机知道我是德国人,都会先说德国的车好;然后说足球;第三个话题是,‘你们承认过去的错误,和日本人不一样’。”“德中同行”项目总监、歌德学院中国总院院长阿克曼说。而现在,他希望传递德国形象的另外几面。
所以,文化亭内除了每天免费教德语,还包括诗朗诵、电影放映以及关于诗歌、戏剧和公共知识分子等主题的谈话讨论。德国的15支流行、爵士和摇滚乐队也应邀前来,每晚在公园的舞台上演出。
演出甚至还包括皮影戏,以及“二人转话说德国”,当然,是由中国演员表演的。
把环保作为最好的国家形象
但阿克曼也表示,“德中同行”想要传递的信息非常复杂。轻松的部分之外,活动还包括“新媒体技术音乐产业”、“城市垃圾作为二次资源”和“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等十余场严肃话题的讨论;而活动的最大主题是“可持续化的城市发展”。
中心展亭,有一面巨大的触摸屏。随着触摸屏上的动画指示,参与者需要回答关于自身生活方式的种种问题,比如,选择何种交通方式上班,是否利用节能灯,而画面也随着答题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最后屏幕将显示,如果全世界的人都用你现在的生活方式,将需要几个地球才能满足能源需要。
一位来自德国的参观者作答结果是“需要2个地球”,他沮丧地说,“我是个坏家伙”。
中心展亭还有大量的触摸屏游戏、折叠展板和视频,展示着城市化生活的新材料、新能源和新技术——当然,是德国的。
展亭负责人、汉学家闻浩南认为,在这方面的技术,德国在全球领先,可以给中国提供一些理念和经验,而且可以一起找解决的途径;同时闻浩南也不讳言,这样展示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赞助商对中国环保市场的渴求。
德国是世界环保产业对外贸易额最大的国家,出口达600亿欧元;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环保市场,2010年就可以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长期从事环境外交研究的张海滨副教授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来推广国家形象,是非常明智的策略,因为“在道德上,定义当今世界责任和领导力的,不是征服另外一个国家,而是看你在多大程度上能拯救地球”。
“气候变化、环保、新能源,谁作出贡献,谁的软实力就强,谁的国家形象就好。”张海滨说。
从出席活动的德方官员也可看出德国强调“环境保护”的国家形象。除了科研部长沙万博士到访之外,德国环境部长西格玛·加布里尔和巴登符腾堡州环境部长汤佳·格纳也于6月16日到访。
加布里尔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德国愿意证明在环保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我将与中国的发改委副主任签订一份气候问题协议,如果德国的环保形象不好,我们不会有这样的合作。”
实际上,在“德中同行”活动中,所有展亭都被要求紧扣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巴斯夫公司经理昂海睦博士(Dr.市Hartmut Unger)反复向南方周末记者强调,对于企业,“参观者不是我们的顾客,而是我们的客人;我们也不卖任何商品,这不是交易会”。
不过,还是有企业打起了擦边球。其中一个展亭摆满了家电产品,甚至工作人员会给参观者介绍,“这个洗衣机是三千多的,那个是四千多的”,“如果需要可以到××电器城,都有销售”,等等。
总监阿克曼告诉本报记者:“我得一直跟他们作斗争。”
“纯粹的国家形象广告不会成功”
此前,“德中同行”可谓“多灾多难”:在南京站,德国总理默克尔为活动揭幕,回国后却接见了达赖喇嘛,中德关系降至冰点;重庆站的活动始于2008年5月9日,活动开始后仅3天,汶川大地震发生了;广州站的活动,开幕式当天天降暴雨,大舞台的演出和音乐活动被迫取消。
“不是政治地震,就是真的地震。”阿克曼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幸运的是,尽管开幕式当天沈阳有阵雨,但一切都按照原计划在17个展亭和舞台展开。
阿克曼说,“德中同行”每一站由德国外交部和合作企业提供的经费只有230万欧元(不包括参展的企业和政府部门对展亭内部的投入),三年的活动总共也不超过1500万欧元,“是非常节俭的”。而中法互办文化年时,一年内仅法方的投入就高达4000万欧元。
而德国前奥申委主席、德国国家形象宣传与市场推广公司总经理麦克·德弗里斯也指出,德国将在得到三年活动的总的反馈后,考虑如何延续这项活动。
“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需要的是活动、对话、交流、项目,是综合的推广,而远不单单是广告这么简单。”德弗里斯说,“我认为,纯粹的国家形象广告不会成功。”
“我们故意用一种非常谦虚的东西”
南方周末:“德中同行”跟其他的文化年活动有什么不一样?
阿克曼:开始策划这个活动的时候,我们发现无论中国人还是德国人,对这类活动都不是特别有兴趣。看腻了,类似活动太多。好像每一个国家都在讲,我们最有创造力,我们最先进,我们最性感,我们最漂亮,等等等等。大家对这种宣传都麻木了,没有多大意思。
加上德国的形象原来在中国就挺不错,不需要我们改变很多。所以我们决定不做传统的公关活动。
我们希望向中国人表明,跟中国经济社会有关的问题上,我们是一个可靠、有创造力,又有合作愿望的合作伙伴。
中国哪些问题最重要呢?我们觉得,其中之一是城市化带来的问题。我们尽可能要把合作方式融合进来,这样只做一些文化表演就不够,而需要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等,最终做一种综合性的活动。
南方周末:推广德国国家形象,你的主要经验是?
阿克曼:我们的经验是:你比较真实地表达自己,才是最有作用的宣传。德中同行活动也有很多争议。比如,我们决定用竹子做展亭,因为这跟我们的题目有关,可持续发展,用环保的材料,等等,但好多德国企业激烈反对。他们觉得这样的话表达不出来德国多先进,技术多么高。
南方周末:那你是怎样说服他们的?
阿克曼:我也没有说服他们,我干脆就这么做。
南方周末:你是一个独裁者吗?
阿克曼:反正就是他们还来不及阻止……但现在,他们都觉得很好,用当地传统的材料和高科技结合起来,又不是那种“我是最好,最大,最……”的感觉。中国现在什么都需要大、需要强、需要热闹,我们就故意用一种非常谦虚的东西。
我们第一次在南京举办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和南京市长逛广场,他看了展亭问我,这个竹子是德国进口的吗?我说,这个竹子是安徽生长的。
“如果人家以为你是个宣传工具,那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了”
南方周末:据你所知,在中国人的印象里,德国是怎样的?
阿克曼:德国人细致、可靠,但比较无聊。德国有非常好的工程师、哲学家、思想家,但不怎么好玩。我们想改变的印象是,我们还是比较好玩的。我们不假装法国和意大利这种浪漫的形象,德国人就是这么精致、可靠、老实,我们只是想加上一个,我们会玩儿。
南方周末:在二战后,德国曾经形象非常不好,尤其在欧洲,因为人们总会联想到这是 “纳粹的”德国。但BBC去年有一个调查,却发现德国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人民的印象非常好。
阿克曼:当时我也很惊讶。假如你二三十年前做调查,德国的地位绝对不会这么高。尤其在欧洲,那时候很多人不喜欢德国,因为纳粹的记忆还很清晰。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如果只宣传“我们不是希特勒的德国,我们是歌德的德国”,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你只能通过实际行动,同时用全面的表达,把德国社会内部的矛盾,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受到的折磨和思考,都很坦率地给别人看,别人才会信任你。
歌德学院从创立之时就常常与政府有矛盾,他们觉得我们表达的不是一个完美的德国。
可是我们从纳粹时代得到的一个重要的结论是,文化不能为政治服务。钱是政府的钱,但我们是独立的单位。政府跟我们签了合同,钱应该给,但不许干涉我们的活动。
外交部有他的目标,他们希望我们宣传完美的德国形象,甚至对他们的政治活动进行装饰,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这样长期来讲,人家就会以为你是一个宣传工具,我们做什么就没有意义了。
南方周末:就是说,你认为国家形象推广要比较真实,比较实事求是?
阿克曼:制造对一个国家的形象是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很简单。英国曾经有一个国家公关活动,叫“酷大不列颠”(Cool Britannia),但作用并不大。
实际上我个人对传统的宣传和公关有怀疑,我不相信你可以通过宣传改变一个印象。德国改变形象用了三四十年的时间。“德国制造”最早是英国人提出来的,19世纪,德国的产品便宜但质量不好,英国人就用“德国制造”来区别、保护本国产品。现在“德国制造”完全是相反的意思,这是宣传公司宣传出来的吗?
我想,好的宣传和公关只是加强一个国家或一个品牌已经存在的一些印象。
“我们就是那种理想主义的傻瓜”
南方周末:如果中国在德国举办类似“德中同行”的活动……
阿克曼:绝对会有好的效果。中国做类似的活动会让德国人很吃惊,因为根本想不到中国会这样做。假如中国一直都做类似杂技、书法、太极拳之类的表演……这都是非常好的东西,人们很喜欢,可是,把这么有意思的、全面的、复杂的中国,就用杂技和书法来解释是很可笑的。少林寺这样的活动从商业来讲可能很成功,可是对中国不会带来任何长期的好处。所以我觉得中国应该找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做纯粹的宣传也起不了作用。
南方周末:你们在中国办“德中同行”活动时,主要有哪些困难?
阿克曼: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官方合作伙伴根本不理解,我们究竟有什么目的……不过好多德国人也不理解。德国企业一直觉得我们就是那种理想主义的傻瓜,根本不懂事儿。他们会马上问我,我们会有什么利益,我们可以卖更多的车?
但这种利益是非常短期的,所以我们要把这个活动办三年,我们每一站都学一点新的东西。
南方周末:你还翻译过很多中国的文学作品,张洁的《沉重的翅膀》,阿城的《棋王》,这些文学作品对中国在西方的形象推广有没有帮助?
阿克曼:会有帮助。文学让你能够理解一个民族的感性和心理,希望和绝望,恐惧和喜欢等等,这是没有任何学术论文能做到的。所以我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一些人好像觉得这些作品是对中国的丑化。这样把外国人看的也太简单了,我特别反对,这是对外国人,也是对文学和艺术的歧视。无论如何,比起其他一些文章,我更爱看阿城和残雪的东西,或者那些所谓“黑暗”的事。
2005年,德国政府就与德国工业联合会共同成立了“德国——灵感与创新”品牌。作为“灵感与创新”的负责人,德弗里斯已经开始在全世界很多地方,比如非洲,进行这种以国际对话和经验交换为主题、加以文化艺术活动的综合形象推广活动。
接下来,他们准备到南非,与2010年的世界杯东道主交换举办世界杯比赛的经验。“我们是来寻找朋友的,带来一些价值观,也学习其他的文化……那种反复简单地说,相信我、相信我、相信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们表达的不是一个完美的德国”
——专访歌德学院中国院长阿克曼
“你如果只宣传‘我们不是希特勒的德国,我们是歌德的德国’,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你只能通过实际行动,同时用全面的表达,把德国社会内部的矛盾,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受到的折磨和思考,都很坦率地给别人看,别人才会信任你。”
米歇尔·康·阿克曼是1975年就来到北京大学的洋“工农兵学员”。他前后在中国生活十余年,翻译中国文学作品,娶中国太太,参与歌德学院北京分院的筹建,一直做到歌德学院中国总院院长。如今,他担任起了“德中同行”活动的项目总监,努力向中国人推广德国。
在他的眼中,“德中同行”是一场怎样的国家公关?它将带来怎样的德国国家形象?在他的经验里,国家形象推广又应当如何进行?在“德中同行”沈阳站开幕前夕,阿克曼用流利的中文接受了本报专访。
来源:南方周末 2009-06-25 15:23:08 作者:张哲 实习生 徐臻 蒋文洁
■编者按:以“严谨”闻名的德国,这次采用了看似游戏的轻松的方式,推广自己的国家形象。
中国同样面临着向全球推广自身的任务,而除了展现中国古老文化、悠久历史之外,德国的一些操作思路,或许也值得我们借鉴。
尽管优质工业品常被看作德国最好的“国家名片”,然而在6月12日的一场名叫“德中同行”活动中,所有参展企业被要求“不许展示产品”。
“一个德国的广场”被带到沈阳,市民们一边喝德国啤酒,一边做化学实验,一边玩迷你高尔夫。
“我们想要告诉中国朋友,我们也会玩儿。”该活动总监阿克曼说,“我们要展现一个有活力的德国。”
“小小化学家”与“二人转”
“德中同行”官方赞助商、化工行业的巴斯夫公司,在自己的展亭里布置了一间实验室,取名“小小化学家”。
实验室里,一群小朋友戴着防护眼镜,系着围裙,面带从事科学工作的庄重和严肃,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制作发胶。
孩子们12人一组,在半小时中,参与“超强吸水剂”、“废纸再生”和“自制发胶”等6个化学实验。指导老师们是来自沈阳药科大学的学生志愿者。孩子们做完实验还可以领到一个小玩具作为礼物。他们很开心地告诉本报记者,原来觉得化学就是污染,现在知道它不但可以无害,还很有趣。
11岁的李沐霖是四年级的学生,他说,现在觉得德国技术很先进。至于巴斯夫这个企业,他说,“以前从来没听说过”,但现在记住了。12岁的黄蕾也说,现在觉得德国人“有礼貌”、“素养高”。
类似的活动并不少。西门子展亭内,小朋友可以参与跟电子电路有关的物理小实验;安联保险以城市老龄化为主题的展示中,观众可以在展亭内挥杆,玩一玩迷你高尔夫;与辽宁有着友好省州关系的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展亭门前,观众可以抚弄德国管风琴,还可以跟穿着民族服装的巴州姑娘合影。
沈阳工业大学建筑系大三的学生张兵特地赶来参加一场城市规划设计比赛。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参赛受益良多,“比如那些用竹材搭建的展亭,材料环保,容易拆卸再利用,而且结构设计也相当好”。
看了展览,张兵觉得德国这个国家考虑问题“很前沿”。
“我坐出租车的时候,司机知道我是德国人,都会先说德国的车好;然后说足球;第三个话题是,‘你们承认过去的错误,和日本人不一样’。”“德中同行”项目总监、歌德学院中国总院院长阿克曼说。而现在,他希望传递德国形象的另外几面。
所以,文化亭内除了每天免费教德语,还包括诗朗诵、电影放映以及关于诗歌、戏剧和公共知识分子等主题的谈话讨论。德国的15支流行、爵士和摇滚乐队也应邀前来,每晚在公园的舞台上演出。
演出甚至还包括皮影戏,以及“二人转话说德国”,当然,是由中国演员表演的。
把环保作为最好的国家形象
但阿克曼也表示,“德中同行”想要传递的信息非常复杂。轻松的部分之外,活动还包括“新媒体技术音乐产业”、“城市垃圾作为二次资源”和“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等十余场严肃话题的讨论;而活动的最大主题是“可持续化的城市发展”。
中心展亭,有一面巨大的触摸屏。随着触摸屏上的动画指示,参与者需要回答关于自身生活方式的种种问题,比如,选择何种交通方式上班,是否利用节能灯,而画面也随着答题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最后屏幕将显示,如果全世界的人都用你现在的生活方式,将需要几个地球才能满足能源需要。
一位来自德国的参观者作答结果是“需要2个地球”,他沮丧地说,“我是个坏家伙”。
中心展亭还有大量的触摸屏游戏、折叠展板和视频,展示着城市化生活的新材料、新能源和新技术——当然,是德国的。
展亭负责人、汉学家闻浩南认为,在这方面的技术,德国在全球领先,可以给中国提供一些理念和经验,而且可以一起找解决的途径;同时闻浩南也不讳言,这样展示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赞助商对中国环保市场的渴求。
德国是世界环保产业对外贸易额最大的国家,出口达600亿欧元;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环保市场,2010年就可以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长期从事环境外交研究的张海滨副教授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来推广国家形象,是非常明智的策略,因为“在道德上,定义当今世界责任和领导力的,不是征服另外一个国家,而是看你在多大程度上能拯救地球”。
“气候变化、环保、新能源,谁作出贡献,谁的软实力就强,谁的国家形象就好。”张海滨说。
从出席活动的德方官员也可看出德国强调“环境保护”的国家形象。除了科研部长沙万博士到访之外,德国环境部长西格玛·加布里尔和巴登符腾堡州环境部长汤佳·格纳也于6月16日到访。
加布里尔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德国愿意证明在环保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我将与中国的发改委副主任签订一份气候问题协议,如果德国的环保形象不好,我们不会有这样的合作。”
实际上,在“德中同行”活动中,所有展亭都被要求紧扣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巴斯夫公司经理昂海睦博士(Dr.市Hartmut Unger)反复向南方周末记者强调,对于企业,“参观者不是我们的顾客,而是我们的客人;我们也不卖任何商品,这不是交易会”。
不过,还是有企业打起了擦边球。其中一个展亭摆满了家电产品,甚至工作人员会给参观者介绍,“这个洗衣机是三千多的,那个是四千多的”,“如果需要可以到××电器城,都有销售”,等等。
总监阿克曼告诉本报记者:“我得一直跟他们作斗争。”
“纯粹的国家形象广告不会成功”
此前,“德中同行”可谓“多灾多难”:在南京站,德国总理默克尔为活动揭幕,回国后却接见了达赖喇嘛,中德关系降至冰点;重庆站的活动始于2008年5月9日,活动开始后仅3天,汶川大地震发生了;广州站的活动,开幕式当天天降暴雨,大舞台的演出和音乐活动被迫取消。
“不是政治地震,就是真的地震。”阿克曼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幸运的是,尽管开幕式当天沈阳有阵雨,但一切都按照原计划在17个展亭和舞台展开。
阿克曼说,“德中同行”每一站由德国外交部和合作企业提供的经费只有230万欧元(不包括参展的企业和政府部门对展亭内部的投入),三年的活动总共也不超过1500万欧元,“是非常节俭的”。而中法互办文化年时,一年内仅法方的投入就高达4000万欧元。
而德国前奥申委主席、德国国家形象宣传与市场推广公司总经理麦克·德弗里斯也指出,德国将在得到三年活动的总的反馈后,考虑如何延续这项活动。
“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需要的是活动、对话、交流、项目,是综合的推广,而远不单单是广告这么简单。”德弗里斯说,“我认为,纯粹的国家形象广告不会成功。”
“我们故意用一种非常谦虚的东西”
南方周末:“德中同行”跟其他的文化年活动有什么不一样?
阿克曼:开始策划这个活动的时候,我们发现无论中国人还是德国人,对这类活动都不是特别有兴趣。看腻了,类似活动太多。好像每一个国家都在讲,我们最有创造力,我们最先进,我们最性感,我们最漂亮,等等等等。大家对这种宣传都麻木了,没有多大意思。
加上德国的形象原来在中国就挺不错,不需要我们改变很多。所以我们决定不做传统的公关活动。
我们希望向中国人表明,跟中国经济社会有关的问题上,我们是一个可靠、有创造力,又有合作愿望的合作伙伴。
中国哪些问题最重要呢?我们觉得,其中之一是城市化带来的问题。我们尽可能要把合作方式融合进来,这样只做一些文化表演就不够,而需要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等,最终做一种综合性的活动。
南方周末:推广德国国家形象,你的主要经验是?
阿克曼:我们的经验是:你比较真实地表达自己,才是最有作用的宣传。德中同行活动也有很多争议。比如,我们决定用竹子做展亭,因为这跟我们的题目有关,可持续发展,用环保的材料,等等,但好多德国企业激烈反对。他们觉得这样的话表达不出来德国多先进,技术多么高。
南方周末:那你是怎样说服他们的?
阿克曼:我也没有说服他们,我干脆就这么做。
南方周末:你是一个独裁者吗?
阿克曼:反正就是他们还来不及阻止……但现在,他们都觉得很好,用当地传统的材料和高科技结合起来,又不是那种“我是最好,最大,最……”的感觉。中国现在什么都需要大、需要强、需要热闹,我们就故意用一种非常谦虚的东西。
我们第一次在南京举办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和南京市长逛广场,他看了展亭问我,这个竹子是德国进口的吗?我说,这个竹子是安徽生长的。
“如果人家以为你是个宣传工具,那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了”
南方周末:据你所知,在中国人的印象里,德国是怎样的?
阿克曼:德国人细致、可靠,但比较无聊。德国有非常好的工程师、哲学家、思想家,但不怎么好玩。我们想改变的印象是,我们还是比较好玩的。我们不假装法国和意大利这种浪漫的形象,德国人就是这么精致、可靠、老实,我们只是想加上一个,我们会玩儿。
南方周末:在二战后,德国曾经形象非常不好,尤其在欧洲,因为人们总会联想到这是 “纳粹的”德国。但BBC去年有一个调查,却发现德国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人民的印象非常好。
阿克曼:当时我也很惊讶。假如你二三十年前做调查,德国的地位绝对不会这么高。尤其在欧洲,那时候很多人不喜欢德国,因为纳粹的记忆还很清晰。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如果只宣传“我们不是希特勒的德国,我们是歌德的德国”,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你只能通过实际行动,同时用全面的表达,把德国社会内部的矛盾,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受到的折磨和思考,都很坦率地给别人看,别人才会信任你。
歌德学院从创立之时就常常与政府有矛盾,他们觉得我们表达的不是一个完美的德国。
可是我们从纳粹时代得到的一个重要的结论是,文化不能为政治服务。钱是政府的钱,但我们是独立的单位。政府跟我们签了合同,钱应该给,但不许干涉我们的活动。
外交部有他的目标,他们希望我们宣传完美的德国形象,甚至对他们的政治活动进行装饰,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这样长期来讲,人家就会以为你是一个宣传工具,我们做什么就没有意义了。
南方周末:就是说,你认为国家形象推广要比较真实,比较实事求是?
阿克曼:制造对一个国家的形象是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很简单。英国曾经有一个国家公关活动,叫“酷大不列颠”(Cool Britannia),但作用并不大。
实际上我个人对传统的宣传和公关有怀疑,我不相信你可以通过宣传改变一个印象。德国改变形象用了三四十年的时间。“德国制造”最早是英国人提出来的,19世纪,德国的产品便宜但质量不好,英国人就用“德国制造”来区别、保护本国产品。现在“德国制造”完全是相反的意思,这是宣传公司宣传出来的吗?
我想,好的宣传和公关只是加强一个国家或一个品牌已经存在的一些印象。
“我们就是那种理想主义的傻瓜”
南方周末:如果中国在德国举办类似“德中同行”的活动……
阿克曼:绝对会有好的效果。中国做类似的活动会让德国人很吃惊,因为根本想不到中国会这样做。假如中国一直都做类似杂技、书法、太极拳之类的表演……这都是非常好的东西,人们很喜欢,可是,把这么有意思的、全面的、复杂的中国,就用杂技和书法来解释是很可笑的。少林寺这样的活动从商业来讲可能很成功,可是对中国不会带来任何长期的好处。所以我觉得中国应该找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做纯粹的宣传也起不了作用。
南方周末:你们在中国办“德中同行”活动时,主要有哪些困难?
阿克曼: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官方合作伙伴根本不理解,我们究竟有什么目的……不过好多德国人也不理解。德国企业一直觉得我们就是那种理想主义的傻瓜,根本不懂事儿。他们会马上问我,我们会有什么利益,我们可以卖更多的车?
但这种利益是非常短期的,所以我们要把这个活动办三年,我们每一站都学一点新的东西。
南方周末:你还翻译过很多中国的文学作品,张洁的《沉重的翅膀》,阿城的《棋王》,这些文学作品对中国在西方的形象推广有没有帮助?
阿克曼:会有帮助。文学让你能够理解一个民族的感性和心理,希望和绝望,恐惧和喜欢等等,这是没有任何学术论文能做到的。所以我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一些人好像觉得这些作品是对中国的丑化。这样把外国人看的也太简单了,我特别反对,这是对外国人,也是对文学和艺术的歧视。无论如何,比起其他一些文章,我更爱看阿城和残雪的东西,或者那些所谓“黑暗”的事。
2005年,德国政府就与德国工业联合会共同成立了“德国——灵感与创新”品牌。作为“灵感与创新”的负责人,德弗里斯已经开始在全世界很多地方,比如非洲,进行这种以国际对话和经验交换为主题、加以文化艺术活动的综合形象推广活动。
接下来,他们准备到南非,与2010年的世界杯东道主交换举办世界杯比赛的经验。“我们是来寻找朋友的,带来一些价值观,也学习其他的文化……那种反复简单地说,相信我、相信我、相信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们表达的不是一个完美的德国”
——专访歌德学院中国院长阿克曼
“你如果只宣传‘我们不是希特勒的德国,我们是歌德的德国’,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你只能通过实际行动,同时用全面的表达,把德国社会内部的矛盾,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受到的折磨和思考,都很坦率地给别人看,别人才会信任你。”
米歇尔·康·阿克曼是1975年就来到北京大学的洋“工农兵学员”。他前后在中国生活十余年,翻译中国文学作品,娶中国太太,参与歌德学院北京分院的筹建,一直做到歌德学院中国总院院长。如今,他担任起了“德中同行”活动的项目总监,努力向中国人推广德国。
在他的眼中,“德中同行”是一场怎样的国家公关?它将带来怎样的德国国家形象?在他的经验里,国家形象推广又应当如何进行?在“德中同行”沈阳站开幕前夕,阿克曼用流利的中文接受了本报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