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国判例
校园暴力,何日是个羞辱的尽头
案       由: 审理法院:
发布时间: 2009-08-15 20:05:02 点击次数: 0
摘            要:  
       普洱市孟连县发生了一起8名女生结伙对一名女同学进行殴打、侮辱的“校园暴力事件”,由于率众施虐者是该县分管教育系统的副县长玉咏的女儿,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简介:
校园暴力,何日是个羞辱的尽头

这是一段最近几天激起网络公愤的视频:在显然是教学大楼的楼梯拐角处,一个穿着布鞋的女孩被她的同学们推来打去,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时不时戏谑的打她一耳光,踢她一脚,但更多的时候,对她施加的是一种精神虐待,诸如嘲笑,叫她跪下发誓等等,最后,在哄堂大笑声中,视频结束。


 批判校园暴力,我们常常找错了靶子

  对人格的侮辱和践踏,即使施加者是一群未成年人,也一样令人感到愤怒和难以忍受,很多网友对这段视频的回帖是,如果布鞋妹妹是自己的女儿,自己将如何报复那些动手的女生。人们将布鞋妹妹受到的伤害归结于青春期冲动的校园暴力,但为何这种暴力以侮辱人格为主要目标,而非伤害他人身体?在笼统的控诉校园暴力的时候,很少有人注意到其中的不同。




影视和游戏,并非校园暴力的原因

人们喜欢制造一个看上去更安全也更正确的批评对象,在对青少年问题的批判中,有暴力内容的影视和游戏,就经常被作为校园暴力的原因。人们批评说,孩子们的暴力行为,都来自对影视和游戏中暴力情节的模仿。然而,暴力影视作为一个模仿对象,它只是让坏孩子们的攻击行为看起来更“酷”,并不能带来攻击冲动本身。文革的时候没有什么暴力影视和游戏,校园暴力却同样存在,90年代末期的高中坏孩子都在模仿“古惑仔”,可是谁要是以为没有古惑仔电影他们就不打架,那就真的愚蠢透顶。

至今,仍然没有科学研究证明是暴力影视和游戏激发了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国外研究认为暴力内容的社会恶果是使得受众对暴力的容忍度增加,但它并不是暴力行为的直接原因,而且,青少年接触一定的暴力内容,反而使得攻击倾向有所下降,因为他的攻击欲望被发泄掉了。

--------------------------------------------------------------------------------

“社会风气”也被冤枉了

从“布鞋女孩”的视频中,网友们第一个想到的靶子,就是贫富差异和身份歧视,网友们认为,女孩脚上的布鞋暗示其家境普通,农村出身,这很有可能是她被侮辱的主要原因。但视频发生地,新郑龙湖一中校长乔栓柱在接受采访中证实,“其实,这件事并不像网友想的是农村女孩遭到城市女孩的侮辱,因为我们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农村来的,没有网上传的那么恶劣”。

今年5月18日,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发生了一起8名女生结伙对一名女同学进行殴打、侮辱的“校园暴力事件”,由于率众施虐者是该县分管教育系统的副县长玉咏的女儿,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但校园外的权力仅仅是校园暴力事件外加的色彩而已,而不是校园暴力本身的特征,过去那么多校园暴力事件,官员子女聚众犯案的并不多见。

“世风日下”的说法也站不住脚,实际上几十年来,社会的进步是很明显的,我们的社会风气正在好转而不是恶化,犯罪率不是衡量社会风气的唯一系数,在犯罪率升高的同时,慈善,公益等等对道德的建设行为也在增加。而且,我们的社会中也并没有学校里那么多的暴力侵害。

--------------------------------------------------------------------------------


中国式校园暴力:以强凌弱,伤害人格

乔栓柱校长称,视频上的几个学生是一个宿舍的。有同学的衣服丢了,她们怀疑是她(指布鞋妹妹)偷的,就把她围起来问。然而,很显然她们的行为并不是想要找到这件衣服,而是来自赤裸裸的施虐欲望。

我们也常常听到美国发生校园暴力的新闻报道,比较二者的异同,都是暴力加害他人,都对他人造成严重伤害。国外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往往是因为其自身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多以内向孤僻的学生为多,他们的暴力行为是情绪性,报复性的,加害的多不是指向某一种弱势的个体或群体。而中国的则不同,它含有很明显的以强凌弱的特点,同时,常常以伤害他人人格尊严为目的,总之,中国的校园暴力带有很明显的黑社会性质。人人常常忽视的是,这样的行为一般发生在军营和监狱。

--------------------------------------------------------------------------------


暴力,其实是校园权力格局的产物

暴力产生的背景:人文教育缺失

目前国内的青少年问题研究一般用“淘汰教育”来解释校园暴力行为,这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学校教育将本应是普及的教育变成了选优教育和淘汰教育,这种教育的后果就是制造了大量的“失败者”,他们的失落感造成了反社会和攻击倾向,其实这种模式仍然只能解释国外的偶发式,情绪性的校园暴力,无法解释发生在中国广大校园里的,学生们精心设置,并从中取乐的人格侮辱。


其实这种行为的发生背景是学生人道主义和平等意识的缺失。在他们受到的教育中,他们不知道人的权力是天生就有的,不知道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更不知道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因此,校园暴力就是属于这种用加害他人的方式来解决纠纷,当个人对抗不占优势的时候就聚众来强化自己的势力。由于没有平等待人的意识,一有纠纷就想凌驾于别人之上,羞辱、侮辱、凌辱他人都是这种心理使然,用暴力使人屈服,用凌辱来矮化他人的人格。这就是人文教育缺失所造成的必然现象。


--------------------------------------------------------------------------------



发生在学校里的政治恐惧

一个显而易见的常识是,无论发生何种校园暴力,学校无疑都是第一责任方,而班主任更是第一责任人。教师确实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售卖知识换取工资的商人。教师是下一代的守护人,并给予他们关于人格成长的教育,这是各个国家都将这个职业特殊化的真正原因。然而,当他并不具备这种人格教育的能力的时候,当他们常常自身人格都还有缺陷的时候,国家对教师的神圣化,就使得老师们在学生面前自尊心极度敏感,为了维护教师的尊严,他们把自己确立为班级里面政教合一的唯一元首,神圣不可侵犯。在整个学校也是如此,学生被教育成为某种等级体制的绝对服从者,这种奴化教育的程度可以从普通学生从校长的敬畏程度表现出来,校长本来是教育秩序和教师的领导者,和学生们毫无关系,而在某些学校,学生被要求对校长绝对的敬畏,甚至是——忠诚。

为此,教育者们在学生当中制造了一种权力格局,老师们培养自己的奴才,而不把培养人格独立的人作为目标。老师对那些所谓的“坏孩子”其实又恨又爱,因为最聪明的坏孩子会顺着老师的意思来,主动成为老师的棍子,而某些老师的宽松和默许,则给了学生们巨大的暴力实施动力。学生中间这种侮辱人格的暴力,其实在很大程度就是一种“墙倒众人推,弱者人人可欺”的奴才心态。有人说,在中国,如果你犯了众怒,你人格的尊严就全部丧失掉了,没人会把你当作一个人,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众怒其实恰恰是佯怒,以众怒为借口,讨权力者的欢心,这就是奴才行为,培养和纵容这种奴才的教育就是奴性教育。孩子们常常比成人想象中的复杂,在培养下一代的温室中,关于权力的故事往往和成人世界一样出色。

不得体的处理,实际上在纵容伤害

龙湖一中校长乔栓柱对媒体公开了“布鞋妹妹”事件的处理结果,“这件事情学校知道后,考虑到女孩子的自尊心,就没有公开处理。而是对几个打人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她们向被打的那个女生道歉,女生也原谅了她们。”


这显示了校园暴力问题的严重性,教育者也常常不知道如何应对。出于“对家长负责”的心态,教师们往往对具体的人身伤害,比如可见的伤痕,红肿,流血比较敏感,而正因为教师们对可见伤害的片面重视,学生们会选择进行不可见伤害,最常见就是人格的侮辱,嘲笑,逼令下跪,轻轻打耳光,而教师却往往意识不到这种伤害的严重性。施虐的孩子发现,只要自己造成的伤害不是可见的,受害的孩子就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常见的情况是,当一个学生被殴打和侮辱以后,教师对打人者加以训斥,对受伤者积极治疗,可是,他的工作仅此而已吗?那个打人者成了学生当中那个出尽风头的人物,而对挨打的人来说,这个懦弱的形象将一直伴随着他。一个合格的老师应该帮助受害者在集体活动中出风头,拥有更多的朋友,迅速走出这一次被打的阴影,并且让欺负人的孩子知道“对方也是不好惹的”,然而,他们常常不知道或者忘记这一点。


--------------------------------------------------------------------------------



用校园民主来终结暴力

归根结底,侮辱性的校园暴力是权力格局的产物,要结束这种暴力,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权力意识和平等意识,让他们像一群居住在小区里的业主,而不是监狱里的囚徒,而最好的培养方式就是制造一个民主和参与性强的校园管理环境。

国外的研究和中国的实践都已经证明,具备民主和平等的校园风气,校园暴力就会大大减少,因为民主的特点第一是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对权力者(教师,校长)的谄媚就不会被激发出来,第二,学生中必要的差序格局可以通过民主去建立,而不是通过暴力去建立,这种格局是民主竞争性而不是暴力压制性的。

--------------------------------------------------------------------------------





  如果我们的学生看起来像黑社会,那一定是因为我们的学校管理得像监狱。我们的教育总是忘记给孩子人格的平等,因为它总是忘记自己不仅是要培养“好成绩”,更重要的是从小培养一个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