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吴伟民教授 超越法律的慈悲善良
——以色列最高法院力挺“千人换一人换俘协议”
2011年10月19日05:34新京报
以色列最高法院17日裁定,驳回反对以上千名在押巴勒斯坦人换回一名以军士兵的申诉,为“换人协议”扫清最后一道司法障碍。
遇难者家属阻止换人
根据以色列政府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先前达成的协议,以色列将释放1027名在押巴勒斯坦人,换回5年前遭加沙地带武装人员抓捕的以军士兵吉拉德·沙利特。
以色列最高法院17日听证4起反对换人协议的申诉。法院准许持异议的以色列人在“换人”开始前48小时内提起申诉。这4份申诉由“阿勒马戈尔恐怖主义受害者联合会”和在巴以冲突中遇难的以色列人家属提出。
约西·楚尔当天参加听证。他的儿子2003年在海法市死于一场自杀式袭击。楚尔要求最高法院阻止换人协议,认定与这场袭击相关的3名巴勒斯坦人在获释名单之列。
他告诉以色列电视台“第10频道”记者:“我们知道,会有许多以色列人因这些人获释而丧命。我来这里保护自己还活着的孩子。”
沙利特父母出席听证会
4份申诉中有人提出,巴以换人进程应推迟48小时,以认定即将获释的巴勒斯坦人身份。
法庭当天同意遭拘押以军士兵沙利特的父母参加听证。他的父母在一份声明中写道:“没有人知道,即便是最微小的推迟或任何改变,会带来什么影响。”
最高法院院长多里特·贝尼赫在裁决书中写道:“毋庸置疑,政府的决定将让那些服刑未满的恐怖分子获释……不过,这一案件牵涉安全考量和道德伦理事宜,应由政府作出决定。”贝尼赫说,对换人协议作任何改动都有可能妨碍协议的实施、甚至威胁沙利特的生命,这种情形下,“法庭裁定,我们不应干涉政府的决定,这就是我们驳回这些申诉的原因”。
以色列总统希蒙·佩雷斯17日与在巴以冲突中失去亲人的以色列人会面时说,他能体会这些人看到巴勒斯坦武装人员获释时的痛苦,但他有责任拯救哪怕是一个生命。杜鹃(新华社专稿)
■ 声音
“以色列为一个人付出最高代价”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18日实施“具有历史意义”的换人计划。按法新社说法,这是以色列为一个人所付出的“最高代价”。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告诉法新社记者,巴以换人计划标志着巴以向和解迈出“积极一步”,联合国“完全支持这一朝向和平的进程”。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7日致信痛失亲人的家庭,解释换人原因,强调自己同样失去一名兄弟,能理解他们的痛苦。 朱晟(新华社专稿)
新闻背景——
沙利特是以色列国防军装甲兵团的一名普通下士,5年前,19岁的他被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绑架。
以色列军方知道后,毅然决定组织救援行动。从最开始的“主和”计划到“夏雨”军事行动,再到黎以冲突,从厉兵秣马到兵戎相见到穷兵黩武,耗时5年的营救大幕拉开。敌方危险重重,在漫长的营救过程中,死神的气息一次次接近这片土地,死亡分分钟都在发生。
为了沙利特的生命,两场战争,多国介入,5年斡旋。希望曾无限接近,也逐渐远离。没有人问这一切究竟值不值得。毕竟,“这是一个人道主义问题,与政治无关”。
绑架发生
2006年6月25日凌晨时分,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分子通过一条地道,对以色列边防军哨所实施了打击行动。
沙利特所在的军队负责驻守,部署有一辆坦克和一辆装甲车。凌晨5点13分,3个哈马斯武装分子绕到巡逻岗哨身后,对坦克和装甲车反向袭击。当时,沙利特和3名战友在坦克里执勤。
坦克起火后,通风系统不能正常运转,憋闷异常。两名战友哈南·巴拉克和帕维尔·斯特鲁科尔先后跳到舱外,被武装分子射杀。
武装分子认定坦克里还有人,投掷了一枚手榴弹,受轻伤的沙利特钻了出来,随即被俘。
整个袭击的过程迅雷不及掩耳,仅6分钟后,武装分子就带着沙利特从地道撤退回了加沙地带。过了好一会儿,惊慌失措的年轻士兵们才意识到沙利特“失踪了”。
谁也没想到,这个普通以色列士兵,将在今后5年,成为影响中东政局走向的棋子。
以军总参谋长哈鲁茨将军凌晨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对策。他指出,沙利特在服役期间被绑架,以色列政府有责任将其拯救。
哈鲁茨将拟好的“主和”计划,交给了时任总理的奥尔默特。他建议,“给哈马斯250名囚犯。否则,他们可能将沙利特绑架3年,并索要1000名巴勒斯坦囚犯。”
奥尔默特认为,对□□□应该狠狠还以颜色。他将哈鲁茨的建议扔到一边,并在27日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对巴勒斯坦展开代号为“夏雨”的军事行动。
耗时5年营救沙利特的大幕,终于徐徐拉开。
两场战争
“夏雨”行动声势浩大,打击的目标除了加沙地带的一些极端主义武装组织外,还将战火烧到了巴勒斯坦统治的中心区——约旦河西岸。以军占领了加沙地带主要的交通枢纽拉法国际机场,炸毁了加沙唯一一座电厂、还逮捕巴政府副总理、80多名内阁部长和议员。
7月12日,战事出现变化。黎巴嫩真主党仿效哈马斯的做法,又绑架了两名以军士兵,奥尔默特压力骤增。以军又开辟了黎巴嫩战场。“夏雨”行动转变为针对黎巴嫩真主党的一场更大规模的局部战争。沙利特一时间被国际社会暂时遗忘。
但在以色列国内,由于以国民已有十多年没有在国土上被□□□绑架,全国怒潮涌动,要求政府解救沙利特回国的呼声日益高涨。
2007年初,以色列国防部长阿米尔·佩雷茨承认,以方正在和哈马斯秘密谈判,以期沙利特早日回国。
哈马斯被以色列视为□□□,这是奥尔默特拒绝与其讨论换俘条件的理由之一。但是随着军事行动无法奏效,以方的态度开始缓和。
另一方面,在中东威望甚高的穆巴拉克也答应作为中间人,帮以色列“捞人”。
当年4月,以色列收到埃及递交过来的名单,上面列出了1400多人的名字,都是被关押在以色列监狱的巴勒斯坦囚犯。哈马斯通过埃及传话:你们释放他们,我们释放沙利特。
双方在边打边谈中讨价还价。但以方最终拒绝了这个协议,理由是,这1400多人里几乎都是恐怖袭击的罪魁祸首。右翼势力强调,不能轻易释放哈马斯囚犯,否则“以色列将永无宁日”。
沙利特的父亲诺姆知道这一消息后,带着一个名为“释放沙利特”的非政府组织成员来到总理府外抗议。
在总理府外,诺姆声情并茂地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讲给路人听。“他很害羞,但是数学物理成绩特别好,小时候就被人称作神童。”“他还是个小坏蛋。经常半夜爬起来观看NBA比赛。”
穆巴拉克也感到不满。他隐晦地批评道:“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但有人讲太多条件。”
多国介入
2007年6月,巴勒斯坦局势突然生变。哈马斯政权被法塔赫武装分子推翻,哈马斯内阁逃到加沙地带。换俘一事再度搁置。
2008年后,巴内部局势稍微平静,6月,美国前总统卡特将一封沙利特的手书信件,转交给了以色列当局。沙利特说,哈马斯对他不错,希望政府尽快答应条件,让自己回国。
然而,几个月后,以色列和哈马斯停火协议到期,果然战端再起。加沙冲突爆发了。哈马斯方面扬言要杀掉沙利特。
穆巴拉克开始了新一轮斡旋,但2009年3月,谈判以失败告终。此后德国、卡塔尔等国以各种形式加入到了“斡旋联盟”中,然而由于以色列和哈马斯双方立场差异太大,谈判始终僵持。
2008年9月,以色列政局也出现变动。奥尔默特下台,右翼的内塔尼亚胡组阁。人们对右翼解救沙利特并不看好,因为他们立场更强硬。但恰恰是他们,最终将沙利特安全带回。
内塔尼亚胡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与哈马斯的接触,并缓和国内的不满。内塔尼亚胡对诺姆许诺,“一定在任内,将我们的孩子救回来。”
协议达成
社会的压力让内塔尼亚胡政府不得不加快谈判的步伐。他“另辟蹊径”,找到了土耳其。
据媒体说法,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虽然不喜欢内塔尼亚胡,但得知这一消息后认为,“这是一个人道主义问题,与以色列的政治无关。”安卡拉一时间云集了为换俘一事奔走的以色列、哈马斯、埃及和德国等欧洲国家的代表。
随着营救过程的推进,时机逐渐到来。以色列和哈马斯都希望找到一个“外交亮点”来凝聚民心和提振形象,换俘成了最好的切入点。
今年10月11日,在多国斡旋下,巴以双方达成换俘协议。最终协议数字定在1:1024。巴勒斯坦释放沙利特,以色列释放1024名巴勒斯坦囚犯,是为“千人换一人”。
沙利特的父亲诺姆不敢相信消息的真实。“儿子要回来了?”他和同在“沙利特帐篷”里的妻子阿维娃拥抱在一起。“我们应该准备什么来欢迎他?”
阿维娃喜极而泣:“我会给他准备最喜欢吃的面包和菜汤。”
10月18日当瘦弱的沙利特穿着T恤衫、戴着棒球帽,在埃及军人的护卫下出现在电视画面上的时候,以色列举国欢腾。一场历时5年,用1000多囚犯,交换一名小兵的行动终于画上了句号。
这时候人们也许会想起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里面那句台词。
“有一天我们回首往事,会觉得拯救小兵沙利特是我们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完成的一件杰作。”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张乐
——以色列最高法院力挺“千人换一人换俘协议”
2011年10月19日05:34新京报
以色列最高法院17日裁定,驳回反对以上千名在押巴勒斯坦人换回一名以军士兵的申诉,为“换人协议”扫清最后一道司法障碍。
遇难者家属阻止换人
根据以色列政府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先前达成的协议,以色列将释放1027名在押巴勒斯坦人,换回5年前遭加沙地带武装人员抓捕的以军士兵吉拉德·沙利特。
以色列最高法院17日听证4起反对换人协议的申诉。法院准许持异议的以色列人在“换人”开始前48小时内提起申诉。这4份申诉由“阿勒马戈尔恐怖主义受害者联合会”和在巴以冲突中遇难的以色列人家属提出。
约西·楚尔当天参加听证。他的儿子2003年在海法市死于一场自杀式袭击。楚尔要求最高法院阻止换人协议,认定与这场袭击相关的3名巴勒斯坦人在获释名单之列。
他告诉以色列电视台“第10频道”记者:“我们知道,会有许多以色列人因这些人获释而丧命。我来这里保护自己还活着的孩子。”
沙利特父母出席听证会
4份申诉中有人提出,巴以换人进程应推迟48小时,以认定即将获释的巴勒斯坦人身份。
法庭当天同意遭拘押以军士兵沙利特的父母参加听证。他的父母在一份声明中写道:“没有人知道,即便是最微小的推迟或任何改变,会带来什么影响。”
最高法院院长多里特·贝尼赫在裁决书中写道:“毋庸置疑,政府的决定将让那些服刑未满的恐怖分子获释……不过,这一案件牵涉安全考量和道德伦理事宜,应由政府作出决定。”贝尼赫说,对换人协议作任何改动都有可能妨碍协议的实施、甚至威胁沙利特的生命,这种情形下,“法庭裁定,我们不应干涉政府的决定,这就是我们驳回这些申诉的原因”。
以色列总统希蒙·佩雷斯17日与在巴以冲突中失去亲人的以色列人会面时说,他能体会这些人看到巴勒斯坦武装人员获释时的痛苦,但他有责任拯救哪怕是一个生命。杜鹃(新华社专稿)
■ 声音
“以色列为一个人付出最高代价”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18日实施“具有历史意义”的换人计划。按法新社说法,这是以色列为一个人所付出的“最高代价”。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告诉法新社记者,巴以换人计划标志着巴以向和解迈出“积极一步”,联合国“完全支持这一朝向和平的进程”。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7日致信痛失亲人的家庭,解释换人原因,强调自己同样失去一名兄弟,能理解他们的痛苦。 朱晟(新华社专稿)
新闻背景——
沙利特是以色列国防军装甲兵团的一名普通下士,5年前,19岁的他被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绑架。
以色列军方知道后,毅然决定组织救援行动。从最开始的“主和”计划到“夏雨”军事行动,再到黎以冲突,从厉兵秣马到兵戎相见到穷兵黩武,耗时5年的营救大幕拉开。敌方危险重重,在漫长的营救过程中,死神的气息一次次接近这片土地,死亡分分钟都在发生。
为了沙利特的生命,两场战争,多国介入,5年斡旋。希望曾无限接近,也逐渐远离。没有人问这一切究竟值不值得。毕竟,“这是一个人道主义问题,与政治无关”。
绑架发生
2006年6月25日凌晨时分,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分子通过一条地道,对以色列边防军哨所实施了打击行动。
沙利特所在的军队负责驻守,部署有一辆坦克和一辆装甲车。凌晨5点13分,3个哈马斯武装分子绕到巡逻岗哨身后,对坦克和装甲车反向袭击。当时,沙利特和3名战友在坦克里执勤。
坦克起火后,通风系统不能正常运转,憋闷异常。两名战友哈南·巴拉克和帕维尔·斯特鲁科尔先后跳到舱外,被武装分子射杀。
武装分子认定坦克里还有人,投掷了一枚手榴弹,受轻伤的沙利特钻了出来,随即被俘。
整个袭击的过程迅雷不及掩耳,仅6分钟后,武装分子就带着沙利特从地道撤退回了加沙地带。过了好一会儿,惊慌失措的年轻士兵们才意识到沙利特“失踪了”。
谁也没想到,这个普通以色列士兵,将在今后5年,成为影响中东政局走向的棋子。
以军总参谋长哈鲁茨将军凌晨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对策。他指出,沙利特在服役期间被绑架,以色列政府有责任将其拯救。
哈鲁茨将拟好的“主和”计划,交给了时任总理的奥尔默特。他建议,“给哈马斯250名囚犯。否则,他们可能将沙利特绑架3年,并索要1000名巴勒斯坦囚犯。”
奥尔默特认为,对□□□应该狠狠还以颜色。他将哈鲁茨的建议扔到一边,并在27日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对巴勒斯坦展开代号为“夏雨”的军事行动。
耗时5年营救沙利特的大幕,终于徐徐拉开。
两场战争
“夏雨”行动声势浩大,打击的目标除了加沙地带的一些极端主义武装组织外,还将战火烧到了巴勒斯坦统治的中心区——约旦河西岸。以军占领了加沙地带主要的交通枢纽拉法国际机场,炸毁了加沙唯一一座电厂、还逮捕巴政府副总理、80多名内阁部长和议员。
7月12日,战事出现变化。黎巴嫩真主党仿效哈马斯的做法,又绑架了两名以军士兵,奥尔默特压力骤增。以军又开辟了黎巴嫩战场。“夏雨”行动转变为针对黎巴嫩真主党的一场更大规模的局部战争。沙利特一时间被国际社会暂时遗忘。
但在以色列国内,由于以国民已有十多年没有在国土上被□□□绑架,全国怒潮涌动,要求政府解救沙利特回国的呼声日益高涨。
2007年初,以色列国防部长阿米尔·佩雷茨承认,以方正在和哈马斯秘密谈判,以期沙利特早日回国。
哈马斯被以色列视为□□□,这是奥尔默特拒绝与其讨论换俘条件的理由之一。但是随着军事行动无法奏效,以方的态度开始缓和。
另一方面,在中东威望甚高的穆巴拉克也答应作为中间人,帮以色列“捞人”。
当年4月,以色列收到埃及递交过来的名单,上面列出了1400多人的名字,都是被关押在以色列监狱的巴勒斯坦囚犯。哈马斯通过埃及传话:你们释放他们,我们释放沙利特。
双方在边打边谈中讨价还价。但以方最终拒绝了这个协议,理由是,这1400多人里几乎都是恐怖袭击的罪魁祸首。右翼势力强调,不能轻易释放哈马斯囚犯,否则“以色列将永无宁日”。
沙利特的父亲诺姆知道这一消息后,带着一个名为“释放沙利特”的非政府组织成员来到总理府外抗议。
在总理府外,诺姆声情并茂地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讲给路人听。“他很害羞,但是数学物理成绩特别好,小时候就被人称作神童。”“他还是个小坏蛋。经常半夜爬起来观看NBA比赛。”
穆巴拉克也感到不满。他隐晦地批评道:“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但有人讲太多条件。”
多国介入
2007年6月,巴勒斯坦局势突然生变。哈马斯政权被法塔赫武装分子推翻,哈马斯内阁逃到加沙地带。换俘一事再度搁置。
2008年后,巴内部局势稍微平静,6月,美国前总统卡特将一封沙利特的手书信件,转交给了以色列当局。沙利特说,哈马斯对他不错,希望政府尽快答应条件,让自己回国。
然而,几个月后,以色列和哈马斯停火协议到期,果然战端再起。加沙冲突爆发了。哈马斯方面扬言要杀掉沙利特。
穆巴拉克开始了新一轮斡旋,但2009年3月,谈判以失败告终。此后德国、卡塔尔等国以各种形式加入到了“斡旋联盟”中,然而由于以色列和哈马斯双方立场差异太大,谈判始终僵持。
2008年9月,以色列政局也出现变动。奥尔默特下台,右翼的内塔尼亚胡组阁。人们对右翼解救沙利特并不看好,因为他们立场更强硬。但恰恰是他们,最终将沙利特安全带回。
内塔尼亚胡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与哈马斯的接触,并缓和国内的不满。内塔尼亚胡对诺姆许诺,“一定在任内,将我们的孩子救回来。”
协议达成
社会的压力让内塔尼亚胡政府不得不加快谈判的步伐。他“另辟蹊径”,找到了土耳其。
据媒体说法,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虽然不喜欢内塔尼亚胡,但得知这一消息后认为,“这是一个人道主义问题,与以色列的政治无关。”安卡拉一时间云集了为换俘一事奔走的以色列、哈马斯、埃及和德国等欧洲国家的代表。
随着营救过程的推进,时机逐渐到来。以色列和哈马斯都希望找到一个“外交亮点”来凝聚民心和提振形象,换俘成了最好的切入点。
今年10月11日,在多国斡旋下,巴以双方达成换俘协议。最终协议数字定在1:1024。巴勒斯坦释放沙利特,以色列释放1024名巴勒斯坦囚犯,是为“千人换一人”。
沙利特的父亲诺姆不敢相信消息的真实。“儿子要回来了?”他和同在“沙利特帐篷”里的妻子阿维娃拥抱在一起。“我们应该准备什么来欢迎他?”
阿维娃喜极而泣:“我会给他准备最喜欢吃的面包和菜汤。”
10月18日当瘦弱的沙利特穿着T恤衫、戴着棒球帽,在埃及军人的护卫下出现在电视画面上的时候,以色列举国欢腾。一场历时5年,用1000多囚犯,交换一名小兵的行动终于画上了句号。
这时候人们也许会想起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里面那句台词。
“有一天我们回首往事,会觉得拯救小兵沙利特是我们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完成的一件杰作。”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