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多少人喜欢多少人厌烦?
|
简介:
上海话:多少人喜欢多少人厌烦?
电视嘉宾称沪语不该被保护遭炮轰
2009-10-06 04:38:04 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
核心提示:10月4日晚,上海本地一档电视对话节目播出关于“上海话急需保护吗”的辩论。在节目中,反方提出了“提出保护的人,体现上海本身的一种自恋等观点。持反方观点的嘉宾随后遭到本地网友炮轰,嘉宾则在博客上还击,引发更大的“讨伐”声浪。
东方早报10月6日报道 10月4日晚,本地一档电视对话节目播出关于“上海话急需保护吗”的辩论,持反方观点的嘉宾随后遭到本地网友炮轰,嘉宾则在博客上还击,引发更大的“讨伐”声浪。
这档节目名为“大声说”,每期均请来数名嘉宾分成两方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当期的议题为“上海话急需保护吗”。作为反方出场的三名嘉宾分别为上海大学教授顾骏、娱评人江小鱼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研究员程立耕。
在节目中,反方提出了“提出保护的人,体现上海本身的一种自恋”、“上海话连方言都算不上”等观点。当晚,即有网友在上海知名的民生论坛“宽带山”发帖,质疑“堂堂大教授说不要保护上海话”。随即,一波网络“口水战”被引发,“宽带山”等论坛上出现了多个参与声讨节目嘉宾甚至节目组的帖子,并有数十至上百个回复。
参加节目的嘉宾之一、北京娱评人江小鱼在博客上斥责部分上海网友为“脑残”,言语刻薄。这篇博文的阅读量迅速达到5000以上,其中大多数评论者都对其持否定态度,也有人斥之为“炒作”。今年7月时,江小鱼曾经在同一档节目中称使用沪语演出的滑稽戏“笑话是低俗的”,因而遭到部分上海网友攻击。
近来,因对待沪语的态度而受到上海网民“炮轰”的公众人物不在少数。复旦大学教授于海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网民对“贬低沪语者”的攻击恰恰体现了沪语所处的弱势地位。
“这种(攻击性)谈不上排外,而是反映出地方方言的弱势危及当地人们的文化认同感。”于海认为,上海方言在当今普通话和英语的强势下受到挤压,使得沪语本身的创造性和发展能力逐渐减弱。对此,他表示:“从现实出发,上海话在公共交往中仍有一席之地,至少应该给它一个平等的机会。”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史寅昇)
电视嘉宾称沪语不该被保护遭炮轰
2009-10-06 04:38:04 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
核心提示:10月4日晚,上海本地一档电视对话节目播出关于“上海话急需保护吗”的辩论。在节目中,反方提出了“提出保护的人,体现上海本身的一种自恋等观点。持反方观点的嘉宾随后遭到本地网友炮轰,嘉宾则在博客上还击,引发更大的“讨伐”声浪。
东方早报10月6日报道 10月4日晚,本地一档电视对话节目播出关于“上海话急需保护吗”的辩论,持反方观点的嘉宾随后遭到本地网友炮轰,嘉宾则在博客上还击,引发更大的“讨伐”声浪。
这档节目名为“大声说”,每期均请来数名嘉宾分成两方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当期的议题为“上海话急需保护吗”。作为反方出场的三名嘉宾分别为上海大学教授顾骏、娱评人江小鱼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研究员程立耕。
在节目中,反方提出了“提出保护的人,体现上海本身的一种自恋”、“上海话连方言都算不上”等观点。当晚,即有网友在上海知名的民生论坛“宽带山”发帖,质疑“堂堂大教授说不要保护上海话”。随即,一波网络“口水战”被引发,“宽带山”等论坛上出现了多个参与声讨节目嘉宾甚至节目组的帖子,并有数十至上百个回复。
参加节目的嘉宾之一、北京娱评人江小鱼在博客上斥责部分上海网友为“脑残”,言语刻薄。这篇博文的阅读量迅速达到5000以上,其中大多数评论者都对其持否定态度,也有人斥之为“炒作”。今年7月时,江小鱼曾经在同一档节目中称使用沪语演出的滑稽戏“笑话是低俗的”,因而遭到部分上海网友攻击。
近来,因对待沪语的态度而受到上海网民“炮轰”的公众人物不在少数。复旦大学教授于海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网民对“贬低沪语者”的攻击恰恰体现了沪语所处的弱势地位。
“这种(攻击性)谈不上排外,而是反映出地方方言的弱势危及当地人们的文化认同感。”于海认为,上海方言在当今普通话和英语的强势下受到挤压,使得沪语本身的创造性和发展能力逐渐减弱。对此,他表示:“从现实出发,上海话在公共交往中仍有一席之地,至少应该给它一个平等的机会。”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史寅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