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国判例
黄晓捷总裁 脱了衣裳美丽是身材
案       由: 审理法院:
发布时间: 2018-03-29 13:07:04 点击次数: 0
摘            要:  
       2002年进入证监会后,吴刚就职于机构监管部检查一处、风险办一处,经历五年时间从科员升任副处长并最终任处长,据媒体报道,当年吴刚是证监会最年轻的处长。
简介:
 黄晓捷总裁   脱了衣裳美丽是身材



2018-03-28 01:00:38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九鼎集团复牌腰斩市值一天少500亿


停牌超过1000天的九鼎集团,3月27日复牌后,交易价格大跌。早间开盘,投资者通过集合竞价交易报价,从集合竞价的情况看,有股东以3.42元/股的价格抛售。3.42元/股的价格较九鼎集团停牌时的6.83元/股下跌约50%。东方财富数据显示,下午3点过后,系统成功以3.42元/股共撮合了1604万股的集合竞价交易。而另一笔卖方抛出的3.6亿股却无人接盘。

从3.42元/股的收盘价看,九鼎集团对应总市值为513亿元,较停牌时期的千亿市值“腰斩”。

九鼎集团市值一天蒸发500亿

2018年3月23日晚间,九鼎集团宣布3月27日复牌,公司股票转让方式将变更为集合竞价。
据了解,新三板的集合竞价方式下,投资者每天开盘即可报价,最终在下午3点集中撮合一次。此外,在下午3点至3点半之间可以做协议转让,协议转让的价格区间是前收盘价的50%-200%,数量和金额要求分别是不低于10万股或不低于100万元。

集合竞价交易上,九鼎集团以3.42元/股共成交1604万股,成交金额为1.16亿元,收盘价报3.42元/股。3.42元的价格较九鼎集团停牌时下跌约50%,这意味着,九鼎集团对应总市值仅为513亿元,较此前超千亿市值缩水511亿元。

根据股转系统公开的新三板协议转让信息,3月27日盘后,九鼎集团以7.33元/股的价格分别成交了1358.8万股、200万股,这两笔交易的买入营业部和卖出营业部均为“中原证券郑州纬五路营业部”。(根据新三板交易规则,盘后交易价格不算做收盘价,总市值计算仍以盘后价格为准)

按照7.33元/股的价格,上述两笔成交的总额为1.14亿元。出现比停牌价格还高的成交,新三板业内人士认为,不排除九鼎系内部回购投资者股票的可能。
资料显示,九鼎集团2014年4月登陆新三板。2015年6月,九鼎集团宣布计划收购上市公司中江地产开始停牌。2015年9月25日,九鼎集团宣布计划收购富通亚洲,继续停牌。

九鼎集团停牌时价格为6.83元/股,总股本为150亿股,总市值为1024.5亿元,位居新三板市值排行榜第一。
3月24日,九鼎集团创始合伙人、总裁黄晓捷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股价较目前的停牌价格一定会有所下跌,短暂下跌属于正常现象。“我们也知道肯定相较于停牌前的6.9元(每股)是毫无疑问会下跌的,尽管内在价值比我们停牌前上涨了超过1倍。”

黄晓捷认为下跌原因主要是:“第一市场下跌了一倍,第二(停牌)时间很长,有流动性的压力,很多人是需要钱的。”
九鼎集团此前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就短期股价而言,确实超出了我们的判断能力。股价短期的涨跌我们一直认为是随机波动的,短期的走势很难有准确的判断,但就中长期而言,我们相信股价总是会跟价值趋于一致。”

定增投资者浮亏

九鼎集团市值“腰斩”将给投资者带来损失。2015年11月,九鼎集团公告,公司完成100亿元定增,每股20元,向22名投资者定向发行5亿股。这一金额成为新三板历史上最大规模融资,九鼎集团规模也快速升至1100亿元。

复权后,前述定增投资者的持股成本在7元左右。根据九鼎集团当时发布的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2015年参与九鼎集团100亿定增的机构中,重庆国际信托出动旗下的九鼎共赢2号、3号、4号,三只信托合计出资达到了29亿元;西部证券旗下的“西部恒盈招商快鹿九鼎投资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出资额为20亿元;九泰基金3个资管计划的合计出资额为12.3亿元。

此外,与“明天系”同出一门的北京郁金香股权投资出资4.8亿元,建信资本、华福证券、中建投信托等机构和个人也参与此次增资。

3月26日,在九鼎集团投资者说明会上,九鼎集团高管重申了复牌后将启动10亿元的增持计划,价格不高于5元/股。但具体何时增持,九鼎集团并未披露具体时间。
3月23日,九鼎集团披露,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九鼎系”投资的上市公司中,有多家上市后出现问题,比如吉峰农机被爆出行贿受贿、金亚科技因财务造假被处罚。九鼎曾经投资的新三板公司ST鑫秋,涉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遭到处罚后,也将摘牌。

■ 延展

九鼎扩张125亿市值项目“难”退出

大胆、激进是外界给九鼎贴上的标签,在九鼎扩张的过程中,一直在试图最大化利用市场规则,业内对于其合规的质疑也从未停止。从1千万到1千亿市值,九鼎集团仅仅用了5年时间。这期间,九鼎集团的发展依靠“工厂化”的PE模式,快速扩张,同时进行了多种资本运作。

PE工厂式扩张

在2014年4月九鼎集团的《公开转让说明书》中,九鼎集团称:“公司作为一家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机构,拥有不同于一般实体企业和其他类型金融企业的商业模式。公司的商业模式可以总结为‘融、投、管、退’四个主要阶段,即融资(也称募资)、投资、管理、退出。”

根据九鼎公告,从收入来看,早期以PE为主要营收模式的九鼎集团主要依靠两方面,第一,向基金收取的管理费;第二,基金所投资项目退出获得的收益分成即管理报酬。
不同于PE的常规玩法,在2014年之前的公开资料中,九鼎集团通过工厂化、人海战术在PE领域快速扩张,并且重点关注Pre-IPO项目。对PE来说,由于国内IPO发审制度的缺陷,导致证券一级、二级市场间存在丰厚的套利空间。

不过,九鼎这种输送上市企业获得巨额差价利润的方式在2012年遇阻。2012年IPO暂停,九鼎囤积的项目无法顺利退出,财务陷入困境。

为了解决退出的流动性问题,九鼎集团在新三板上市,同时首创了“基金份额换取股权”的模式,使得原有私募基金投资人转化为九鼎集团的股东。通过这种创新,九鼎集团总资产从挂牌前的不足7亿元快速增长到2014年底的131亿元,负债率从90%以上下降到13%。

彼时,九鼎集团创始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35.37亿元的融资额里,绝大部分是同创九鼎原有LP的基金份额转换为同创九鼎的股份。参与定向发行的LP的身份也由此变为同创九鼎的股东;LP的钱仍然在九鼎管理的基金账面上,只是名称由LP变为同创九鼎。

九鼎集团的首创,很快引来跟风者效仿,已经被退市摘牌的中科招商,除了效仿九鼎投资LP转股之外,还利用从新三板市场募集到的巨额资金,在2015年股市剧烈波动末期在二级市场抄底了超过15家上市公司。

2016年5月27日,全国股转系统发布了《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在《通知》中,监管层明确表态私募机构挂牌之前不存在以基金份额认购私募机构发行的股份或股票的情形。这一规定也宣告私募投资机构彻底告别了LP转股的时代。

数据显示,九鼎集团2016年年初的负债总计为139.74亿元。截至2016年6月底,九鼎集团的负债总计324.63亿元,负债增加132.31%。2016年9月,九鼎集团宣布,2015年年底通过定向增发募集到的100亿资金中,有73亿元计划改变用途,用来偿还金融机构借款。

3月23日,吴刚、黄晓捷等人在九鼎集团的投资者说明会上向投资者强调,目前九鼎集团“资产负债率比较低,所以总体而言财务结构比较安全”。根据九鼎集团披露,截至2017年底,集团总部净资产为264亿,有息负债160亿,以账面净资产口径计,总部视角的资产负债率为38%;以公允净资产口径计,总部视角的资产负债率为24%。

九鼎系曾两次遭证监会调查

2015年,九鼎集团以约41亿元人民币全资收购上市公司中江地产的母公司“中江集团”,成为中江地产的间接控股股东。
九鼎集团而后转型为综合投资公司,并成功将私募股权业务注入中江地产。上市公司中江地产更名为“九鼎投资”,主营业务之一是私募股权业务,另外也经营原中江地产的房地产业务。据2017年财报,主营业务中,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收入约7.1亿元,而房地产收入约3675万元。

上述操作完成后,中江地产在一个月内出现14个涨停,九鼎投资遭证监会调查。彼时,证监会下发的《调查通知书》显示,“因你公司股票异常交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我会决定对你公司进行调查”。

对此,九鼎投资称,公司将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提供前期初步了解的股票异常交易相关各位股东及初步原因,协助联系相关股东等,并就相关事项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上述调查并未影响九鼎投资借壳中江地产。

近日,九鼎集团再被证监会调查。3月23日晚间,九鼎集团披露,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根据《证券法》的有关规定,证监会已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九鼎集团称,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并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公告中,九鼎集团并没有披露被调查的具体原因。

针对此次被调查的原因,黄晓捷回复新京报记者称,目前相关调查正在进行中,一切都依据最终的调查结果为准。过去一年里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的案例有上百家,绝大多数与信息披露违规有关。
黄晓捷表示,目前已经收到调查通知书,证监会工作人员已经在九鼎做一些资料收集和调查工作,“我们虽然发展很快,但是我们对风险的控制很高,对法律等问题考虑得很周全。如果最终调查的结果,发现我们有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有相应的处罚我们都愿意虚心接受。”

九鼎投资净利同比降五成

去年5月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完善了大宗交易“过桥减持”监管安排等。其中新增的规定包括: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一年或三年限售期满后,三个月内减持额不得超过总股本1%;若以协议转让等方式减持股份的,受让方在持股满六个月后也需遵守这一规定。

业内人士指出,在鼓励长期投资的大环境下,减持新规对期望短线获利的Pre-IPO策略、定增策略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打击较大。

对于九鼎集团的A股平台九鼎投资来说,受制于“减持新规”,PE业务的钱也越来越不好挣。九鼎投资2017年年报数据显示,2017年,九鼎投资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4亿元,同比下降49.62%。

九鼎投资表示,净利大幅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PE机构的当期业绩主要与同期项目退出情况有关,2017年的公司业绩主要受当年“减持新规”的短期影响所致,但其延后减持效应将对未来几年的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公告显示,因“减持新规”的实施,2017年九鼎投资通过上市减持退出收回的金额仅为不到15亿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九鼎投资在管基金所投项目中已上市(含港股)尚未完全退出的公司家数达到25家,未退出市值合计超过125亿元(以201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计算)。

据了解,在国内风险资本行业,私募股权基金的存续期往往是“5+2”,即五年投资期+两年退出期;而PRE-IPO基金和定增策略基金的期限更短一些,往往只有两三年。这意味着,退出期限拉长,将使“快进快出”的投资者不得不面对更大的风险敞口。

九鼎投资2017年年报中表示,如果宏观经济出现较大下滑、股票市场持续低迷,公司管理基金的投资收益水平存在下滑的风险,其后续年度的业绩将受到影响,进而会影响公司后续年度的经营业绩。
此外,九鼎投资认为,目前IPO加速也可能导致A股上市公司数量增多而引起已投项目的溢价下降,同时受到未来A股市场实行注册制的影响,公司管理的基金的投资收益水平存在整体下降的风险,进而会影响公司后续年度的经营业绩。

■ 人物

争议吴刚:从证监会处长到新三板首富

九鼎得以快速扩张离不开“PE工厂”的操作模式和熟稔的资本运作,在这背后,九鼎的创始人和董事长吴刚是当之无愧的核心人物。

今年41岁的吴刚,家乡在四川巴中,受限于家庭经济条件,吴刚初中毕业后入读中专四川省技术监督学校,期间他自学考出了数学大专文凭、法律本科文凭和会计本科文凭。而本已分配到家乡水泥厂的吴刚1998年考上了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入职闽发证券投资银行部,一年之后考入证监会。

2002年进入证监会后,吴刚就职于机构监管部检查一处、风险办一处,经历五年时间从科员升任副处长并最终任处长,据媒体报道,当年吴刚是证监会最年轻的处长。

吴刚与合伙人黄晓捷从2006年起就酝酿成立九鼎投资,当时的黄晓捷是央行研究生院校长助理,不过直到2009年吴刚才正式辞职加入九鼎。
九鼎的快速扩张被认为与吴刚的从业背景不无关系。不同于PE的常规玩法,在2014年之前的公开资料中,九鼎集团通过工厂化、人海战术在PE领域快速扩张,并且重点关注Pre-IPO项目。由于国内IPO发审制度的缺陷,导致证券一级、二级市场间存在丰厚的套利空间。

有市场传言称,吴刚正是看到了一级市场“原始股”的暴利,才创立了后来的九鼎集团,而吴刚的资源也有利于其公司业务的开展。对于这类传言,吴刚本人曾表示:“传言多了去了,也无所谓了”。

不过,据《南方人物周刊》报道,黄晓捷在采访中曾提到过,对Pre-IPO项目看得非常明白,什么项目能上市,什么项目不能上市很清楚,企业符合证监会的审核要求,老板特别想上市,吴刚在证监会待过,覃正宇和吴强出身投行,没那么难。

据财新报道,吴强是吴刚的弟弟,他曾说过Pre-IPO就是捡钱,区别是过去满地捡,现在需要挑一挑,精中选优,不要捡到假币。这种说法也被看作是九鼎激进扩张的一个缩影。
随着九鼎集团在新三板上市,“基金份额换股权”、“蛇吞象”式收购中江集团等一系列收购和扩张后,九鼎的市值大增,吴刚也连续多年成为“新三板”首富。不过,在此期间,九鼎和吴刚的争议一直不断,并在借贷宝的“裸条”风波中达到顶峰。

借贷宝是九鼎内部孵化的项目,自2015年8月上线后便风波不断,延续了九鼎的“草莽”风格,借贷宝的扩展一直被诟病。其推出的“拉好友返现金”活动屡被质疑涉传销。

吴刚在采访中回应“借贷宝是传销”的传言时,以通俗语言表示借贷宝“本身不是一个传销”。但他并没有全盘割裂借贷宝与传销的关联——“我们说这(借贷宝的模式)是一种激励体系,这种激励体系借鉴了传销里面精髓的东西”。

在借贷宝的“裸条”和催收漩涡中,有投资者提供的视频资料显示,2016年4月借贷宝在北京举办的风控培训会上,吴刚在现场做风控“动员”,表示借贷宝旗下催收平台人人催的催收模式是创新型的,体现为终身催收和超越法律的催收。

“我们的催收首先要讲法,但不完全讲法。比如,天一亮就一直跟着你,不能跟朋友聚会,隔三岔五要打你一顿。这种情况下,你肯定恨不得赶紧把钱还回来”。这个视频曝出后,引发强烈的关注和质疑。
九鼎工作人员曾就此表示,吴刚发表上述言论是在一个相对私人的场合,“吴总本身说话比较随意,借贷宝此后也改善了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在九鼎和吴刚激进扩张的背后,外界对于其合规多有质疑,监管机构多次介入调查,公司的问题也不断凸显。停牌1000天后,九鼎复牌市值“腰斩”,“新三板”首富吴刚还能带领九鼎走多远?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李云琦、王全浩、朱玥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