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案点评
撕票 海盗的赎金付还是不付
发布时间: 2009-12-06 点击次数: 0
案情回放:
   撕票  海盗的赎金付还是不付


据路透社最新爆料,索马里海盗们成立了"证交所",要搞海上打劫的"股份制合作"。索马里人还不光是"海上凶猛",12月3日摩加迪沙惊天动地的一声爆炸,又让人们对索马里那陌生的陆地,产生了深深的不安全感。近年来中国在非洲影响力与日俱增,相关利益不断增加,"非洲之角"的动荡,究竟会否危害到中国的利益?如果会,究竟从哪些角度危害?



赎金困局:付,还是不付?

11月底,盛传海盗为其10月19日劫持的中国货船"德新海"号开出350万美元赎金,海盗方面甚至称,谈判"已获得进展",但就在人们翘首等待后续进展时,一切却又归于沉寂,"德新海"号和船上25名船员仍在海盗手里度日如年。

不论是中国还是任何国家,在索马里海盗的绑票勒赎面前,都如出一辙地进退两难:倘不支付赎金,人质始终无法回国与家人团聚,将令政府背负沉重道义负担;倘支付赎金,在"财富效应"驱使下,海盗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猖獗,更会因有利可图,将支付国的船只当作"肥羊"重点"关照"。

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资源进口国,每年进口原油7000万吨以上,其中60%要经过亚丁湾、红海和苏伊士运河;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品出口国之一,2008年出口总额高达14285亿美元,其中销往非洲、中东和欧洲的商品,相当大一部分要经过索马里海域;中国从非洲进口大批矿产品和其它原材料物资,从欧洲进口精密仪器和其它先进设备,其中相当一部分也要经过索马里海域。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经过索马里海域的中国商船有1260艘左右,约占世界总量6%。

--------------------------------------------------------------------------------


受到威胁的,不只是中国货船

在索马里海域遭到威胁的中国利益还不仅于此。

在索马里海域遭到威胁的中国利益还不仅于此。许多进口、出口中国的货物并非租用中国船只,而是由其它国家船只承运,这些国家的船只遇劫,中国利益同样遭损;中国是新兴的远洋渔业大国,而东非海域则是著名的金枪鱼等高档鱼种捕捞区,随着海盗活动半径的增大,这片捕捞区也在劫难逃,"德新海"号遇劫的海域,就先后有法国、西班牙等国渔船遭到不测,中国渔船也极可能受到同样威胁;中国是劳务输出大国,许多其它国家船只上都有中国籍船员,近年来,已有多次非中国籍船只遇劫,船上中国籍船员连带遭殃的先例,随着海盗活动的日益猖獗,这种事情只会越来越多。

此外,海盗的频繁活动,还可能迫使经过这一海域航线的保费大幅度提升,这对于中国的外贸、运输等产业,都会构成新的威胁。

--------------------------------------------------------------------------------


海盗"上市公司",赎金越来越高

随着海盗"事业"的红火,赎金标准越来越高,从最初的几千、几万美元,到年初的80万,9月份达到200万美元以上,而据最新的消息,索马里海盗巢穴哈拉尔代雷"证交所",已将赎金标准提高到400万美元以上。随着海盗的产业化、"股份制",不但利欲熏心的外国黑色资本涌入,一些幻想暴利的普通人也卷了进来,海盗"上市公司"经营灵活,每个"公司"只做1次买卖,"入股者"可以给现金,也可以提供物资、军火,甚至人手,一旦"经营"成功就按股分钱,这种形式很可能诱使许多普通索马里人用一次看守人质的差事,或一颗不知在哪里捡来的火箭弹"入股",让海盗问题变得更猖獗、更难解决。

利润丰厚,中国商人看中了索马里

虽然索马里战火纷飞,但对工业制成品和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依然旺盛,且正因为消费能力欠佳,其对中国产品的期待值更高。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方网站公布,2008年中国-索马里双边贸易额高达2.402亿美元,同比增长50.8%,其中中国出口增长4000万美元,进口增长20万美元。不仅如此,据当地媒体反映,许多中国商人不顾危险,从肯尼亚、乌干达和埃塞俄比亚冒险将产品带入索马里,原因是当地的产品价格更高、利润更厚。

索马里是世界最重要的没药产地,没药则是制造某些高档香水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一些精明的中国商人早已把目标锁定了这一"财源",不断有合资、合股和设厂的传闻传出。

--------------------------------------------------------------------------------


索马里的陆地,比海洋更不安全

1991年索马里独裁者下台,国内旋即进入军阀割据混战的无政府状态,以迈赫迪和埃迪德为首的两派在国内大打出手,造成严重的难民和地区稳定问题。1993年8月8日,美国特种部队在摩加迪沙街头铩羽而归,各大国逐渐对向这个贫瘠的东非小国派兵维持"并不存在的和平"丧失了兴趣和信心。长达近20年的无政府状态,令索马里城头变幻大王旗,所谓"政府军"不过是占据了首都的军阀,而"贼匪"则是被赶出首都的政府,2007年1月才进入首都摩加迪沙的索马里联合政府结构松散、军力脆弱,号令不出首都四门,总统谢里夫被戏称为"摩加迪沙市长",龟缩在总统府,依靠5300名非洲联盟维和部队保护。

12月3日,离总统府仅数公里之遥的"奇摩"酒店遇袭,4名政府部长、2名记者和几十名正在举行毕业典礼的大学师生被炸身亡,死亡和受伤人数分别达到仅60人和90多人,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人们,"摩加迪沙市长"连摩加迪沙市的秩序也无法确保。

--------------------------------------------------------------------------------


恐怖组织威胁要袭击外国"掠夺者"

虽然被普遍怀疑和事件有关的当地恐怖组织"索马里青年党"否认了指控,但这个有3000-7000武装人员的组织显然是个麻烦。这个组织激烈反对任何外来文明,曾威胁要袭击任何敢于"掠夺"索马里资源的外国公司,也曾拒绝接收印有美国国旗的联合国救援物资,甚至在11月闯入摩加迪沙,向"违反教义的"妇女胸罩开战。这个派别是原"伊斯兰法庭联盟"的分支之一,而后者曾在2006年严厉禁止国民收看世界报足球转播,甚至因禁令屡屡被突破而迁怒于电视机和卫星接收机。很显然,作为轻工、电子产品的主要供应者,中国货、中国商人和中国企业,都可能成为这种偏激情绪的迁怒对象。

索马里“石油梦”

如今的索马里,石油产量为0,甚至探明储量也为0,但各国对“非洲之角”的石油憧憬一直未停止。2007年,在澳大利亚注册的“兰奇石油公司”宣称,索马里邦特兰自治省穆杜格地区地质结构酷似石油大国也门,“可能”有50-100亿桶的可开采储量,去年底,加拿大石油天然气公司下属的加拿大非洲石油公司参与勘探,让索马里的“石油梦”刹那间再度升温。

然而至今那里的石油产量、探明储量依旧是0,包括加拿大非洲石油公司和“兰奇石油公司”这样的“草台班子”,各路外国“神仙”在亢奋一阵后,或因安全原因,或因无法在国际金融市场获得足够的融资支持,最终都黯然偃旗息鼓,鸣金收兵。

--------------------------------------------------------------------------------


中国油企:“垄断索马里石油利润的一半”?

中国油企的海外发展之路起步于非洲,对索马里当然不会视而不见。

2006年5月,中海油、CIOG和索马里过渡政府草签了第一项产品分成合同,并在当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期间得到正式批准;2007年6月24日,据肯尼亚媒体披露,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索马里过渡政府达成一项协议,允许中海油在索马里部分地区勘探和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

据称这项协议授予中海油在距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东北约500公里处的蓬特兰省穆杜格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权,一旦发现可采油气矿藏,中海油和另一家合作伙伴,中外合资的中国国际石油-天然气公司(CIOG)有权获得石油收入的49%,另51%归索马里临时政府所有,如果任何油井连续75天的日产量保持在20万桶以上,索马里过渡政府还将获得5000万美元的产量分红。

这些新闻曾引发国内外一系列相关炒作,有评论者甚至曾断章取义地断言,中国油企将“垄断索马里石油利润的一半”。然而炒作之后就是长久的沉寂。

--------------------------------------------------------------------------------


中国的两份石油协议都还只是空纸一张

前述第一份协议签署时,过渡政府根本不敢在摩加迪沙办公,而是龟缩在较安全的、摩加迪沙西北250公里之遥的小城拜多阿,合同草签后不到1个月,摩加迪沙就被攻陷;合同正式得到批准的2006年11月,过渡政府已丧失索马里南方大部分土地和几乎全部出海口,1/3的部长不告而别,临时首都拜多阿正被伊斯兰法庭联盟围攻;前述第二份协议签署时,过渡政府倒是已进入摩加迪沙,变成了“联合政府”,但其管辖范围仅限于摩加迪沙周边,而被认为最可能成为大油田的穆杜格地区,却处在自1991年之后、摩加迪沙历届政权无一能够有效控制的“邦特兰自治省”——在这个形同国中之国的自治省,甚至连交通规则都和摩加迪沙大相径庭。

随着石油价格的回升,“人弃我取”、“富贵险中求”之类鼓励性词句,极可能在一份份“投资索马里油田前景”的可行性报告和融资计划中屡屡出现。利润人人渴望,但在趋利之前,必须清醒意识、正确研判可能遭逢的风险系数。

--------------------------------------------------------------------------------

人们还在担忧“德新海”货轮和船上25名船员何时才能摆脱索马里海盗之手,但中国利益在索马里受到的威胁已经不只是货运了。可以想见,索马里这个东非的半岛国家,将在未来给中国制造越来越多的麻烦。